心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心理干预,老年冠心病
  • 发布时间:2014-10-25 09:3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在常规的护理上予以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心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结果:经过3个月的随访,在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焦虑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焦虑度为76.67%,观察组患者的总焦虑度显著低于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患者的满意度方面,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治疗效果显著,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 冠心病 应用方法 可行性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不断的在发生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冠心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冠心病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病,主要是因为脂质代谢不正常,光滑的动脉内膜上被血液中的脂质覆盖,形成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造成的[1]。冠心病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0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2.8±2.3岁之间,另一组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在62--8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7.2±0.9岁之间,60例患者中有高血压患者45例,高血脂患者56例,吸烟史的患者有42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关于冠心病的标准为诊断标准,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等基本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2]:①基本护理:了解患者的病情,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配合治疗。②生活护理:医护人员主动了解患者的生活和作息习惯,指导患者如何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了解患者喜好,例如对于喜好花草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在病房内放置盆栽,根据患者不同的喜好可以提供一些日常的娱乐项目在不影响其他病人的前提下。③心态护理:患者年纪较大,患病后容易发生紧张、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影响病情,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或者听舒缓的音乐,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④可以定期组织患者在一起交流经验,找出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在合理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患者要求。⑤医护人员可以和患者进行聊天,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消除患者的不安心理。⑥建立患者交流群,让每位患者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1.3 观察指标

  我们以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为观察指标,研究心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

  1.4 评价标准

  患者焦虑度评价标准为[3]:①Ⅰ级:患者能积极乐观面对病情,配合治疗。②Ⅱ级:患者焦虑明显下降,不在抑郁不安,心理良好。③Ⅲ级:患者住院后一直保持消极的心理,坐立不安。满意度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4]。焦虑度=Ⅱ级+Ⅲ级

  1.5 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

  经过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焦虑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焦虑度为76.67%,观察组患者的总焦虑度显著低于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经观察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理干预是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在患病期间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而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为了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患病期间予以一定的心理干预疗法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有重要的意义[5]。心理干预疗法在临床治疗中也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患者因为身体疾病会产生许多忧郁、急躁、慌张等不良情绪,如果这时医护人员的态度不好,导致患者心情更糟糕,反之,如果医护人员能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则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安心理,所有心理干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焦虑度显著低于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晓娟.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12(03):123-124.

  [2]付永红.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15(36):108-109.

  [3]Vural M,Acer M ,Akbas B.The scores of Hamilt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panic agoraphobia rating scales in patients withacute coronary syndrome[J].Anadolu Kardiyol Derg ,2008,8 (1) :43—47.

  [4]张振香,郑蔚.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39.

  [5]黄健,刘玲.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472.

  李向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