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子宫,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
  • 发布时间:2014-10-25 10: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妇科采取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采取传统的的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分析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均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能有效的降低手术的时间,减少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病变 子宫次全切除术 临床分析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技术也不断的完善和成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3种,包括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1]。其中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具有出血少、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2]。本次研究通过将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以及传统的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进行对比观察,分析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妇科采取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35-6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2.6±4.8岁之间,其中包括多发性子宫肌瘤5例,顽固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例,卵巢囊肿剥除病史15例,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12例,既往有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史6例,剖宫产病史3例,阑尾切除术史1例;同时选取同期采取传统的的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0-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2±3.1岁之间,其中包括多发性子宫肌瘤2例,顽固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例,卵巢囊肿剥除病史15例,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9例,既往有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史3例,剖宫产病史1例,阑尾切除术史2例。以上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经全身检查均没有严重的合并症,经TCT检查,排除恶性病变,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具体如下[3]: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消毒后,逐层切开皮肤,剪开腹膜,探查腹腔,了解患者子宫的内部情况,将子宫置于腹膜外,用弯血管钳夹住一侧圆韧带,切断,用线固定,在把同侧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以及圆韧带断端洞缘切断,再次用线固定,同法处理另一侧组织,最后清理腹腔,逐层关腹。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具体如下[4]:患者全麻后,取膀胱截石位,放入举宫器,当气腹压达到约12-14mmg时,在脐缘上插入腹腔镜,在腹腔镜下先进行电凝,然后剪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等,取出举宫器,紧收线圈,等到子宫呈紫黑色,切除子宫,冲洗腹腔,排除腹腔多余气体,缝合。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分析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情况

  经过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均对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过观察比较,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与传统的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无菌操作更为严密,能减少对脏器和组织的刺激,术后的黏连发生率降低,创伤小,能保留内分泌和激素受体的功能,保持卵巢的功能,维持阴道、韧带的完整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小[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均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能有效的降低手术的时间,减少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淑芳.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14(11):22-23.

  [2]梁成霞.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12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18(35):7362-7363.

  [3]蔡文,江飞云,孙建群.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35(10):1269-1271.

  [4]梁志清,李玉艳,陈勇,等.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45)12:1472-1473.

  [5]敖卫红,孙金凤.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35例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28(06):37-38.

  韩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