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教且育且收获

  【摘要】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在教育活动中,人无疑处在中心的位置。一方面,教育肩负着向受教育者传播“人是根本”理念的使命,使他们懂得和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应当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人的才能的发挥,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以人为本 且教且育 因材施教 尊重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68-8367(2014)12-0051-03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为载体的一次互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一直在探索自己在这种互动中应扮演的角色和该起的作用。在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我发现,教育不应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的给以,孩子的培育也是必要的。教育最终的目的应该致力于树人,而不是单纯的文化灌输和填鸭应试。俗语有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所谓的修行,也是我一直倾力研究的方向,将我的学生培养成拥有自我“修行”的能力就是我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逐渐总结出一个方法,那便是以人为本,且教且育。

  《林语堂散文集》其中有一篇“论读书”,书中所论,个人觉得,与其说读书,不如说教育,书中“记问之读”的观点也让我倍感赞同。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教师的言传身教固然不可缺少,但这还远远不够,知识的变迁和更替的速度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识记就能满足需要的,我们需要培养造就的是一批拥有一定学习素养和知识储备的孩子去掌握应用和升华这些知识。

  在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环境中,一直未曾摆脱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桎梏,孩子学习素养的养成也是深受其害。教育不应当是交给,更应该是教懂教会,将教师的经验和方法一一呈现,帮助孩子去掌握学习的技巧,帮助孩子激发对知识的独到见解。这样随之而来的将是无限的创新,和知识文化的无限传承与进步,这才是教育工作者的最终任务和梦想。在教育过程中,我认为“教”和“育”应当是分开却不对立的两个层面,“教”当以教师为主体,赋以学生必要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更多的是充当工具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恰如其分的例子就像先识字,才可认词,最后方能成章。不是之前摈弃的死读书,而是铸成基石,打下牢固的基础。有了好的工具,再能学会应对不同情况的方法,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变得得心应手。评价一名教师是否优秀,不是着眼于是否拥有深厚的专业的知识,而应该聚焦于“教”的技能。作为学海领路人,最理想的目的就是因材施教。在教育过程中,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将自我过往的学习心得和针对不同方面知识的汲取技巧传授和展现给学生。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这些技巧和方法是最宝贵的财富,可以提高效率更快的帮助孩子到达彼岸。

  “教”和“育”既不对立,那应当是相辅相成的。“教”以师者为重,而“育”当以学生为主。“育”是“教”的目的和升华,教育为达到的是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这个培养的过程就是“育”,当以人为本,培养为重,不是简简单单的知识传递,而是赋以创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由于受环境文化氛围种种因素的影响,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运用能力普遍存在差异,这也是同样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出现良莠不齐现象的根本原因,这就回溯到之前的因材施教的话题,对于不同的学生普遍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许多教育先驱也对此殚精竭虑,提出各种见解,激励教育,互动教育模式等等的新颖理念也是层出不穷。

  教师有两种:一种是用自己的教法去筛选适合教法的学生,于是筛出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差生就是这样被筛出来的。另一种教师是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学生的教法,于是筛出了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从而改进教法,因材施教,让学生成才。我们说,新世纪是数学化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却忘了新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我们教学生学语文、数学等等,却忘了首先教他们学会做人。这个育人的过程我深刻的认为比简单的传授过程来的重要和意义深远。学贵疑,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恰恰相反,信书本,信老师,信“标准答案”,连错误的都信了,惟独不信自己。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喊出了: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我们的学生却少有这种气量。自我意识是人的存在本质。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想,善于思想,塑造民族的脊梁,在“育”的过程里,必须少有枷锁,以人为本。“教师像蜡烛”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却不值得称道。教师应该是火柴、打火机,主要职能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激情。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

  一个人必须感觉成功,才能成功。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也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帮助一个人去获取得到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孩子们在步入学堂的一刻,便像是等待雕琢的玉石,而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去磨凿,更多的是为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让他们去披荆斩棘,磨砺自己,他们的棱角应该自己去刻画。

  教育之目的是育人,要想自己的学生拥有自我修行的能力,就必须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带成见与偏见的探索精神,不能让育人堕落到只会灌输的水平。教育不是制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育人呢?潘光旦认为,在中国古代教育著作《论语》和《礼记·学记》里,不但找不到一个“训”字,而且突出了一个“学”字,“学”字出现的频率远远超过了“教”字。因此,真正的教育不应有“训”的成分。必须指出,以“训”为手段的教育是危险的。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罗素就忧心忡忡地指出,“在实行军事独裁的国家……教育是大大地退步了,这种退步包括四点:一是严格纪律的恢复;二是绝对而不问事由的服从;三是对老师唯命是听已经到了一个可笑的程度;四是在知识方面消极地接受灌输,而不是积极地接受启发。”他认为,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出双重性格的人,即,“对在上的人要服从,要怯懦,对在下的人不妨擅作威福,而蛮不讲理”。不幸的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印证了罗素的担心。因此,我们应力求审慎,检查一下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还存在哪些不符合教育最终目的的东西,并予以坚决去除。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坚持实行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为主的教学方式。

  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在教育活动中,人无疑处在中心的位置。一方面,教育肩负着向受教育者传播“人是根本”理念的使命,使他们懂得和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应当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人的才能的发挥,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教”与“育”的拆分至此,又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有机的结合起来,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在教育指导学生时要叮嘱自己:我是在帮助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学习,指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帮助,就意味着必须耐心地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去寻找他的那些积极上进的脑细胞,使之兴奋起来,然后再帮助他学习;指导,就意味着我不能取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对象,而是要充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更好地辅助他学习。在学生有疑惑时解解惑,在学生有疑问时指点一下迷津,在学生想放弃时适时地鞭策一下,在学生获得些许成绩时积极地鼓励一下。因为学生始终应该是我们教育的主体和中心,我们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养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习惯。教授和培育应当是互助互利的两个层面,我们的教育工作也要致力于在以人为本的同时,通过指导和养成,塑造出属于不同学生拥有的不同“修行”能力,帮助他们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扬帆远航,更实际,更切中要害的履行自己人民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著《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林语堂著《林语堂散文集》开明出版社1978年版

  [3]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方元山著《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龚雪晖(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四小学6534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