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写作大门的金钥匙

  【摘要】只有寻找写作的金钥匙才能开启这扇沉重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作文回到生活中,让学生懂得写什么。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及时捕捉写作时机,鼓励学生即兴作文。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课内与课外的横向联系,从读学写,以读促写。

  【关键词】激发兴趣 生活体验 口语训练 口头表达 从读学写 以读促写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68-8367(2014)12-0090-02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驾驭作文呢?只有寻找写作的金钥匙才能开启这扇沉重的大门。

  一、兴趣的培养是至为关键的一步。

  兴趣是一种原动力,只要有了兴趣,再难的事也敢做,也愿意做,并且可以做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让作文回到生活中,让学生懂得写什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让学生的作文回到生活中,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写身边的人或事物。我们以此为实施作文教学的突破口,促使学生懂得作文应该写什么。因为自己的事,身边的人(事)或物都是小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手所做的,他们感受深刻,体会真切,感到有话要写,有话想说,容易写出字承文顺的习作来。

  (二)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虽然把重点放在课内,却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因此,学生要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学生可以去旅行,观看大自然的风雪雷电、日出日落;可以走进生活的世界,了解超级市场、观赏名胜古迹、欣赏大自然的壮丽山河和探索乡村变化等。这些都是直接体验,留给学生的新鲜感、深刻的印象以及探索后的满足和快乐是无法比拟的,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最有意义。有了亲身体验,老师还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最有趣味的感受说出来,写下来,那么作文就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只要感到作文有用,有必要,学生就会乐意去写。因此,我经常布置一些与教材紧密结合的生活作业——如在家种植一盆自己喜爱的植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亲手制作一件精美的小制作并将整个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指导学生把心贴近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学生写作文也自然如鱼得水。

  (三)及时捕捉写作时机,鼓励学生即兴作文。

  自然界的千变万化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用心去观察的,而生活又是给我们灵感的写作源泉,所以老师要和家长配合,利用有限的资源,要多带领学生涉足户外,接触社会。引导学生及时摄下身边动人的镜头,捕捉写作的时机,进行即兴作文。最近,我们班上的个别学生由于迷恋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我就适时地开展了一次“如何正确对待上网”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分为正反两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列举了上网的许多好处:共享资源,开阔眼界,交五湖朋友,及时了解世界风云等;反方则指出,过于迷恋网络游戏,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上课精力不集中,有些甚至逃学去网吧。最后大家一致达成共识,怎样才能合理使用资源,让我们更好地发展。这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同学们满腔激情,一发而不可收,很快就完成了习作。连平时作文能力并不强的同学也说:“老师,作文原来这么容易呀!”是的,只要有素材,还怕同学们写不出情文并茂的文章吗?

  (四)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好话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用好口语交际课,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结合单元内容和生活积累,启发学生围绕话题,寻找材料,组织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头脑中的素材积累需要不断激活,才能使他们不断发现,产生新的感受和认识。学生在和别人谈论、交流时,你的感受、我的认识、他的想法,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产生良好的磁场效应,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口头语言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联想,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口头语言又能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言为心声,平时说话就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写作时,怎么说就怎么写,写作就不是一件难事了。再加上自己的感受与理解,笔下表达就会更加通顺、流畅。

  二、“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加强课内与课外的横向联系,从读学写,以读促写。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引导学生从读学写,以读促写,实现读写整体优化,才能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细细地剖析课文,认识作者的写作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讲解片段结构的规律。例如小学三年级下期第四单元习作训练要求观察一种蔬菜或水果,注意它有什么特点。先说说它的形状、颜色、味道、吃法等,然后根据说的内容写出来。刚好本单元有一篇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写了他的故乡杨梅的树、果、色、味之美,表达了作者爱杨梅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我就选它为例文,在教学中,我注意剖析段的结构。“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句是全文的总起(句)段,又是总述段,下面各自然段分别叙述了杨梅树的果、色、味等特点,阐述了我为什么爱故乡的杨梅,这种段的结构叫总分结构。接着作者进一步描述了杨梅树:“四季常绿,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在雨雾中欢笑”,用拟人的手法写了杨梅树的美丽可爱。然后详细介绍了杨梅果“圆圆的,如桂圆一般大小,身带小刺,随着生长过程而变软;颜色随逐渐成熟而加深”,观察得多么细致,写得多么具体、真实、有趣。作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同他留心观察、真情实感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布置作文《我最喜欢的一种水果》时,我要求学生掌握《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捧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把它在生长过程中形状、颜色的变化说给老师和同学听,等交流完毕,再让大家共同分享。看着孩子们充满真情实感的描述,嘴在动,口水在流,心在笑,可真把我带回到童年那欢乐的记忆中。我给予热情称赞和鼓励,同时加以指导,引导他们互相取长补短,使得这次的作文教学取得圆满成功,学生都写得很好,既按要求写,又写得具体、生动、真实、引人入胜。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拓展阅读能有效的弥补课本选文面窄量小的不足,在扩大学生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方面意义重大。

  1.寓教于“兴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收到了“无声胜有声”教育效果。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2.寓教于“得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掌握必备的读书方法是独立阅读的基础。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我们要告诉学生;不要为写作而读书,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心理的共鸣,只要你能说的出你喜欢的篇章段落,甚至只要你能说出你认为哪个词用得不错即可。尤其对于那些基础差、语文素养低的学生,不应只凭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这类学习结果去评价他们,而应着眼于课外阅读过程本身,从他们阅读的努力程度和阅读方法的角度对其做出中肯的评价,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体验到自我的进步和价值,为自己的进步而激动,为自己的成功而兴奋,从而真正感受到阅读的积极意义。

  由此可见,教师指导学生习作要从根源入手,打开一扇关照学生心灵的窗口,把握学生写作的动机,为寻找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源泉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让那一汪碧水长流不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教师们能真正做到认真探究,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持之以恒,一定能让写作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现代中小学教育》

  [2]《轻轻松松写作文》

  [3]《教育探索》

  [2]《教育艺术》

  徐钊(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小学学区3501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