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来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来,语文课堂焕发新的精彩。重视质疑,主动探究;加强朗读,情感熏染;因势利导,培养情操;重视活动,提高能力;引进活水,自主积累。

  【关键词】学生 语文课 探究 情操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68-8367(2014)12-0073-03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呢?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我以往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重视质疑,主动探究

  所谓质疑,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疑问,提出疑问,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与探究,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再来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掌握的并不一定会理解,甚至碰到类似的内容还不会弄错,学生的能力提高也不一定显著,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我认为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就必须加强学生的预习。我们的语文课也都有预习,但是预习只是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地深入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并进行有效地检查,应该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如可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从中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自己设计问题,加以质疑,比较容易的让学生自主合作、讨论出合理的答案,比较困难的通过老师点拨、学生共同研究来解决。

  这种方法可能在开始时有一些困难,就是许多学生在质疑时,往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所提问题没有价值或者与课文内容无关,或者问题没有深度过于简单,无章无绪,让人不知所云。只要老师教给他们方法,或带头作示范,加以引导、点拨,他们一定会渐渐地摸着规律,知道得从字、词、句、篇等方面质疑,而且所提的问题质量也会越来越高。有时候学生所提的问题比较刁钻,老师都难以回答,难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有人认为这是一件丢脸的事儿,我却不这么认为,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实事求是地告诉老师也不是什么都懂,所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等下课后我就和他们一起上网去查找资料,共同研究出合情合理的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很快地调动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他们也明白了做学问必须要老老实实的道理。我也进一步理解了陶行知的那句话“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重要性。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攀登知识的殿堂。

  二、加强朗读,情感熏染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文,更应加强学生的朗读。在教读这一类的文章时,我就在“读”上下功夫,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其中的语言和意境,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的体验。例如:《麻雀》是教材四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

  我采用比较导入的教学方法:将麻雀与猎狗在形体及性情上进行一番比较,了解二者力量的悬殊,为理解课文思想奠定基础。1.师:当猎狗看到孤单无助的小麻雀时,它的表现怎样?谁来找出来,并读一读。2.师: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可怜的小麻雀眼看就要成为猎狗的美食,这时发生了什么事?3.由老麻雀的动作体会它的心理。“像一块石头似的”,可让学生由生活积累回忆石头落下的情景,又重又快,而“飞”字是无法展现出老麻雀降落时的急切、迅速的:“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一种备战准备。也表明了老麻雀的紧张;“绝望地尖叫”表明了老麻雀对自己和孩子的处境相当清楚,明白自己绝无救出孩子的可能。4.师:面对强大的敌人,老麻雀知道自己没有获胜的希望,但它仍然没有放弃,它是怎样做的?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描写老麻雀啊,写了它的什么,你们读出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最好结合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来谈谈。通过逐步朗读、体会读、细致的想读,一个勇敢、伟大的母亲形象呈现在我们学生面前。

  我在教读六年级下册诗歌单元时,同样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同学间相互讨论交流,老师再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指导,让他们自主赏析、点评,使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学生从读中受到了诗歌艺术魅力的感染,获得审美的愉悦,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去亲近诗歌。阅读兴趣也会大大加强,这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形成大有好处。

  三、因势利导,培养情操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它承担着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责任,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着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操,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很有必要。因此在教这一类的文章时,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朝着这方面努力。

  例如学习老舍先生的名篇《猫》时,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真实具体地进行描写。借助课文内容与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我就因势利导设计了一个“挑战老舍”的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一种小动物,写出它的特性,以引导学生对待事物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恰巧当时我又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则有关亚洲象扰民的问题的新闻。根据这则新闻,我要求同学们就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提出自己创造性的建议,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设想,可谓是五花八门,多姿多彩。我在点评时,引导他们要以保护野生动物为前提,从而倡导积极的生态观。

  四、重视活动,提高能力

  改版后的人教版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色,那就是在教材中新增加了诸如“综合实践活动”、“单元导读”、略读课文的“课文导读”“专题”等一系列活动。一些老师在处理这些教学资源时,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认为是考试又没考到,又操作起来又有一定繁杂和困难而放弃或者走个过场,并没有真正的认真地进行教学。我认为这种做法有欠妥当。这些宝贵的资源,其实最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它们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尽管在设计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在设计时,我们不妨提前两到三个星期把要求布置给学生,对于名著甚至可以提前到寒暑假,让学生在课前有一个充分预习的时间,让他们通过阅读作品、资料查找、网上搜索等途径进行预习,课堂上再把一个个的大问题化解成一个个便于操作的小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让他们不断地积累、探索,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在处理“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这样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有一次,我们举行“漫游语文世界”,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学生特别感兴趣。他们走街串巷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与亲戚朋友之间、左邻右舍之间口语交际所使用的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春联,村镇上的集会、广播、布告所使用的语言;校园里的标语牌、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使用的语言;社会上的电影电视、标语广告、商店匾额、商品说明书、企业公司招牌、报纸刊物、互联网所使用的语言,有哪些新鲜用语,有哪些不规范现象,如此等等,都在搜集之列。并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编成各种小册子。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地让孩子们“动”起来。

  五、引进活水,自主积累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中的琐琐屑屑、点点滴滴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课活生生的内容。作为教者,必须牢固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细心观察,多从生活中引进活水,自主地积累知识,作为我们理解、运用、写作的源头。例如同学们在写作一篇介绍建筑物的文章时,我带学生实地观察了家乡的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杨龟山阁”,了解杨龟山阁的来历,建筑特点再加以指点,学生写时觉得非常顺手。另外我们还通过社会调查、走进阅读室、建立班级图书角等形式,使学生多方面获取知识,资源共享。我针对学生对网络的兴趣,正确引导他们,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我认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加强。这无疑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及运用,我越来越觉得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时时具备创新的理念。我们只有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地运用,学生就能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地“动”起来,学生语文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学生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敏.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2).

  [2]陈文强.试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J].成才之路,2009,(18).

  [3]王世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8).

  [4]李培君.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浅谈[J].大视野,2008,(07).

  作者简介:杨心怡,女,小学语文教师,本科学历。从事教育工作16年,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曾获县、镇、学区“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贡献奖”“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杨心怡(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沪屿小学3501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