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真实情境,促进素质成长

  【摘要】情境化教学的好处在于在教学中先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个良好的铺垫,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特别是数学教学中,可以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速拉近与教师的距离,促进民主教学程度。更可以让学生懂得数学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化 成长性 冲突性 情趣化 悬念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68-8367(2014)12-0081-03

  情境化教学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教学导入时,可以迅速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迅速让学生融入良好的学习气氛中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运用情境化教学时,却为了情境而情境,形而上学,脱离了教学实质。不但起不来正确的作用,相反却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比如有一个老师上一节数学课,在这一节的教材中,卡通画较多,知识点与图画相结合,并且有较明显的故事情节。上课时这位老师从图上有谁?干什么?美丽吗?请你来说说这个故事。形容词一大堆,学生一个一个说过去。四分多钟过去了,还没进入主题。听这样的课,有时你会认为这是看图说话课,故事课。五分多钟过去了,终于提到了数学问题。显然,这样的所谓情境教学,是与真正意义上的情境教学是背道而驰的。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学数学”,区别传统的教学的是“具体生动地学”,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教学。说到底,所谓情境教学,是一改传统的过于理性的思维,沉闷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有趣。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情境,然后经过教师巧施的点拨,从而促进学生快乐地学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真正达到让学生学有所爱、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呢?

  我在自己的实际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根据教学的效果,不断反思,归纳总结,不断地发现情境教学问题,改进情境教学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以利于数学的教学,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成长。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地创设丰富、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在运用中对学生“恰当诱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愉快地学、主动地思、活泼地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情境点拨为主体思路的教学方法,从而烘托出了“情境真实、点拨巧妙、发展促进”的教学风格。

  一、创设真实有效问题情境,力求情趣和冲突并在

  大教育家孔圣人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愤”的状态,就是先让学生心中有了数学疑惑,并努力想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和亢奋的情绪。而情境教学,非常有利于创造这样的条件和环境。教学中,特别是导入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数学适当、合理的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自己创设的问题中进行数学探索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如何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自觉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呢?这一过程中的又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就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看法。

  1.情趣实际化,促进趣中思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师教学为辅,学生学习为主。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要懂得找准机会,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当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机的出现有时犹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教师要高度投入教学,并且善于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甚至,要懂得挖掘机会,创造机会。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它要求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养成敏锐的洞察力;绝非一日之功,既要靠长期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成长,还必须要多看书,进行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常识。否则,即使点拨时机出现了,也会失之交臂。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圆的周长以及圆周长的运用。我就让学生想一想,假如让你在一块空地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将如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马上被调到了起来。于是,有的学生就说,做一个大大的圆规画。马上就被另外的学生反驳说,那么大的圆规无法操作;有的学生说可以做一个大大的圆的模具,然后沿着边缘画……在这过程中,有的学生就提出可以用一条绳子来画,绳子的长度是圆的半径。这个学生提出的解决画大圆得到办法,就是机会的出行,老师要及时抓住机会,解释其中的原理。这个原理的解决是建立在学生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就具备了自主性,合作性,情趣性。就是由于具备了这些特点,教学的效果达成就让学生在趣中学,乐中学。也让学生知道,数学的知识跟生活是紧密相关,而非独立于生活。还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从书本中走出,发挥想象,以达到最佳效果。并且,让学生要懂得,问题的解决,应该具有实际性,不能天马行空,不切实际。

  2.情境冲突化,促进悱中问

  思维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源于疑问的产生和伴着好奇心的诞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有了疑惑,然后有了解决疑惑的冲动和需求基础上的。随着问题的解决,对知识的需要又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学生的能力的形成,思维的形成,就是在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中发展起来的。在教学导入阶段,我们应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能迎合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之心,富有情趣、富有一定难度且挑战性的问题,去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欲,去挑逗学生的学习欲。而情境教学,无疑是可以极大的起到这样的作用。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新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的知识形成冲突,从而打破心中的需求平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圆的体积》后,我出示了一个不规则物体,让学生求一求这个物体的体积。这个问题的出现,惊呆了所有的学生。原因很简单,学的是圆的体积,而现在老师要他们求的却是这个玩意儿的体积。问题的抛出,一下子让学生无所适从。但也恰恰这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立心里的已有的知识体系产生了失衡。就是这样的失衡,让他们有了新的需求和疑惑。可以说,这样的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新的冲突,让他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把新的问题和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然后去解决新的问题。而且,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解决问题,不是套用公式就可以,有时应该懂得变通。

  3.情境悬念化,促进奇中问

  人对问题的解决,更多时候,更多做法是应用旧知、已有的方法解决。于是,解决问题时,就产生了一种依赖,一种模式,学生也不例外。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学中,老师要懂得有意识地改变思维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问题悬念化。比如,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后,接着学习3的倍数特征。思维的惯性,让学生认为,3的倍数特征,应该也是与2、5的倍数特征一样,跟尾数有关。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开场,:谈话导入时,我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那就算你有本事。”我这么一说,学生的学习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到起来了。于是,我接着说:“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验证,如果输了,老师愿意受罚。”情绪有了,悬念来了,游戏开始了,学生争先恐后,有的想难倒我,说的数比较大,但我却对答如流。结果当然可以预见,学生们都震惊了。于是,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发现根本就行不通。原因很简单,他们很快发现,3的倍数的尾数,从0到9,啥都有。惊叹之余,学生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老师到底有什么妙招呢?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教师快速判断的原因何在,于是,同学们就在这充满悬念的疑问中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二、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力求共享和自我共存

  学习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也一样。制约学习效果的原因很多,包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的因素,在这里,不是我要在本篇文中所要阐诉的。在这里,我要说的是非智力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往往受到教师教学情境的影响:有效、有趣、明主、自由的教学情境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清晰思维的方向。教学中,我们应善于为学生构建起民主、开放、融洽、自由的点拨平台,充分地引导学生有效交流讨论,从而有效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1.设计民主的情境,以求共享积极的目标

  教学中的民主意识,是现在教育的特征,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目的的重要环境。民主的教育教学,无疑是传统教学的重要特性。教学中的民主,应该始终贯穿于始终。于是,我的课堂上经常会有意识的这么说:“和同学们一起商量商量”“听听你的朋友们是怎么理解的”“请其它的同学说说看”等等。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学生的表现才能是自由、自如的;也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能是积极、向上的;也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能是相互、共享的;也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能是开心、快乐的。

  2.设计开放的情境,以求自我喜悦的目标

  教学中设计一些较为开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固然说,学习中,彼此间需要各种各样的合作,但是这不等于教学随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差别化、层次性发展。开放性的情境设计,就是让学生在目标性非常明确的学习中,却有着满足自己个性成长的条件。如,在教学六年级《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用比例解决,也可以用分数的知识解决,也可以用“归一”的知识解决。更为关键的是,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个评价。有的学生对比总结了自己方法的优胜地方,也有的学生反省了自己方法的失败与不足。这是一种自我评价,更是学生的成长,这样的开放有利于学生交流感受、提炼成功经验、剖析失败原因,设想改进方案。而且,在这样的开放的学习中学生们坚定了学习信心,总结了学习方法,拓展了学习路径。

  总之,在情境教学中,贵在创设现实有效的情境,应该避免形而上学的东西;妙在抓住机会巧妙适时提出数学问题,构建民主自由的情境让学生在共享喜悦中发展。也许今天我的“真情境、巧提问、促成长”,只是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中一种尝试,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已形成的“情境问题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卢龙水《将问进行到底》《福建教育》第48期.2014

  [2]黄毕华《立足情境,合理估算》《新教师》第9期.2014

  [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08

  刘进(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宏屿小学35011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