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神引领下的济源模式
-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愚公移山,理想,目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10 12:18
济源作为愚公的故乡和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愚公移山精神更是济源人民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形成了“特色发展、体制创新、科学发展”的济源模式,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号召全党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为实现革命的理想、目标和任务而矢志不渝地艰苦奋斗。“愚公移山”从此成为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忍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象征。
济源作为愚公的故乡和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愚公移山精神更是济源人民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愚公移山精神引领下的济源模式。
一、特色发展是亮点
济源地域小、人口少,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如何才能找准发展定位,彰显城市特色?执著探索发展路径的济源干部群众,不甘人后,上下求索。自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进行了10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起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要素配置“六位一体”的城乡发展格局,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统筹“济源路径”。
规划布局一体化。按照“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的理念,把整个市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注重产业与城市规划的有机衔接,充分体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要求。纵向上,注重空间结构的优化配置,构建“1个中心城区、3个城市组团、3个中心镇”的“133”现代城镇体系;横向上,注重产业功能的科学布局,以中心城区综合功能区为核心,周边区域分别承担转型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现代农业、旅游等产业功能,形成“1+5”的开放式功能格局。
产业发展一体化。一方面推动工业向产业集聚(开发)区集中,建设了玉川、虎岭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既节约集约利用了土地资源,也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另一方面完善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转型大升级,全市85%的耕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形成了蔬菜、烟叶、薄皮核桃等六大特色农业,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69.3%,居全省第1位。
基础设施一体化。济源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引导农村人口加快转移集聚,另一方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延伸。在平原区实现供水、供气、供暖、污水和垃圾处理全覆盖,在山区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既减少公共财政投入,又提升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实现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城乡居民生活同质。
公共服务一体化。在认真落实省定“十大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持续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提升、文化惠民、医疗健康、社保统筹、安居保障、扶贫开发、生态环境、公交便民、平安善治“十大幸福工程”,实现了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计划生育、退役士兵安置等方面的“七个完善统一”。
生态环境一体化。围绕建设生态宜居精品城市的目标,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城乡清洁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并作为中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城市代表参加了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城市集中引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14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8天,建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133个,市级生态村217个,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要素配置一体化。在户籍制度方面,实行一元制户口管理模式,建立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放开转移进城农民、在济上学外地学生、外来投资者和外来打工群体“四类人群”进城落户限制。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摸索出了“七步56字工作法”(成立机构,制订方案;宣传动员,开展培训;收集资料,确认权属;实地调查,测量成图;张榜公示,填写表证;审核盖章,颁发证书;整理资料,分级建档),构建了城乡资源要素合理分配、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
二、体制创新是动力
济源因改革而起,以创新而名,从1988年撤县建市,到1997年成为省辖市,体制机制是改革创新的总动力。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体制机制,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永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放权强镇”壮大镇域经济。济源市体制特殊,无下辖县区,由市“一竿子”管到镇(街道)甚至社区和农村。为激活镇(街道)发展活力,壮大镇(街道)经济实力,全市确立了“放权强镇”的总体思路,从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赋予镇(街道)更大的管理权限,给予镇(街道)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充分放权、全面激活、促其壮大。一是逐步扩大财权。进一步调整市、镇(街道)财政收入范围和收入基数,促进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更加匹配。二是合理下放事权。通过直接放权、委托放权、内部调整放权、设立驻派机构等不同方式,进一步扩大下放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等行政管理权限。三是科学分类考核。针对各镇(街道)发展基础、产业优势、规划定位等,探索分类考核的办法,引导镇(街道)明确发展重点,形成发展特色。通过放权强镇,目前全市11个小城镇中有全国重点镇1个、省级重点镇3个、全国卫生镇1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3个。
“四点融合”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济源市对社会管理进行大胆创新与探索,实施了“四点融合”的社会管理模式。一是突出重点,推进城乡社区管理网格化。将市区原有的21个社区和56个城中村,优化整合为26个新型城市社区,打破以“单位管人”的界限,实现了由“单位服务”向“社会服务”的转变。二是夯实基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省实现了“10个率先”,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即,率先推进户籍制度“一元化”改革,率先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居民的统一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杂费,率先将各类城乡居民纳入参保范围,率先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全覆盖,率先建立被征地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办法,率先实现城乡居民自主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先启动重症慢性病门诊报销补助,率先对乡村医生予以补助,率先实现城乡子弟兵同役同待遇,实现人人享有优质的社会资源。三是着眼焦点,打造平安济源。把平安建设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构建“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四是突破难点,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领导接访机制、完善领导包案机制、强化信访联席会议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建立调解联动工作制,形成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和联调联动;建立风险评估工作制,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四性”评估,进行动态控制化解,实现了由“保稳定”到“创稳定”的转变。
“还权赋能”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从2013年起,济源以“还权赋能”为核心,探索推进以“六权”确权和“两股两改两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强化改革指导,提供政策保障。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济源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规程》、《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股份合作经营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有效推进了改革工作的落实。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四台一会模式。利用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机遇,建立了“四台一会”模式(管理平台、操作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三是探索土地与农村金融结合的“土地信托”模式。2014年4月,与中信信托公司合作成立“中信·济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成为河南省首单土地流转信托项目。农户将土地委托给中信信托,由该公司寻找有经营能力的农业公司,农民除了可以得到基础地租外,还可以得到浮动地租,而且不承担经营风险。四是积极搭建产权交易平台。2014年5月,挂牌成立了全省首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行监督管理、交易规则、信息发布、交易鉴证、收费标准、平台建设“六统一”管理模式,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
三、科学发展是支撑
济源将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谋转变,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高质量增长。
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面对全市工业布局散、结构重、层次低等突出问题,注重集聚融合、转型升级。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重点高能耗行业推行“节能攻坚计划”,实施节能减排增效技术改造,豫光金铅成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能效标杆企业,华能沁北电厂首台国产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被誉为“中国典范”,金马能源荣获“全国(首批)十佳生态文化示范性企业”。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围绕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引进了一批推动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项目。重庆力帆投资30亿元建设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伊利高端液态奶、生物质再生能源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循环发展。以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资源加工型企业为龙头,以能源和原材料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为重点,推动企业、产业间循环链接,形成了钢铁、铅锌、煤化工、能源、畜牧5大特色循环产业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以上。
坚持做精做优农业。自2010年成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济源强力推进规模化、组织化、设施化、科技化、效益化“五化”建设。一是突出规划先行、项目引领。在全市构建了“一城、一廊、两带、四区、五大主导产业”农业发展布局,市财政每年列支5亿多元用“三农”奖补,各镇按照1:1配套,构建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先后引进了双汇、伊利、隆平高科、中船重工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济源投资兴业,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二是着重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三大工程,重点打造了阳光兔业、伊利奶业、种子等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带动农户11万余户;种植薄皮核桃15万亩,成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市蔬菜制种面积已达3.2万亩,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蔬菜制种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全国每三颗白菜种子中就有一颗来自济源。三是依托科技支撑,生态发展。“12316”农业信息平台实现全覆盖,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延伸至全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依托中船重工再生能源利用工程和众德生物科技,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近年来,济源市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与加快全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起来,补短板、丰业态、提档次,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一是完善服务业平台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商务中心区建设,突出住房、教育“两牵动”,优先布局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大力推进安置房建设、村庄搬迁,快速聚集提升济东新区人气;积极争取省服务外包示范产业园、养老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抓住我省统筹整合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与省有关部门搞好对接,争取能够使一批新型服务业龙头企业和重大标志性项目进入省计划盘子。二是抓好重点服务业行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突出全域旅游发展定位,突出抓好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新型商贸、金融服务、新兴服务业态等5个重点行业,围绕商务中心区、小浪底北岸新区、王屋山旅游集聚区、济渎特色商业区“四区”建设,加快3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30个重点服务业企业培育,服务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三次产业比由2012年的4.4:76.2:19.4调整到2014年的5.1:73.3:21.6,通过第三产业的逐渐壮大,变二产带动为三、二、一产融合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均衡科学合理发展。
推动生态环境优化,打造“美丽济源”。济源位于沿黄生态涵养带和太行山生态区,山地丘陵占80%以上,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为目标,系统谋划城乡生态设施。一是深入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在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沿黄河生态涵养带三大区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加快城市和乡村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52.4%,远高于国家21.63%的水平,城市绿地率达到38.3%,绿化覆盖率达到40.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3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二是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多措并举、铁腕治污,先后开展美丽济源环保治理专项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除霾治污环境综合整治和截污治污河流清洁行动,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负荷、改善了城乡环境秩序。三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环城路以外行政村和交通干线两侧基本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荣获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市,被评为省人居环境一类城市;加大乡村风情带和精品特色村建设,卫佛安、五里桥分别入选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省“十佳”美丽乡村。
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就业创业、社保统筹等民生领域倾斜。济源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一是不断加强就业创业。把稳定就业作为民生之首,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免费就业创业培训,提供载体支持创业,成立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创业园;多平台鼓励创业,全市范围评选“创业之星”,营造崇尚创业、勇于创业、服务创业、促进创业的浓厚氛围。二是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上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养老金、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多项社会保障待遇,保障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新农合参合率达99.2%,镇级住院补助比例达95%,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三是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明显,荣获“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城市”称号,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认定;率先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率先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率先推行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率先在全国开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职教园区被确定为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田苗 郝欢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