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银行的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国外对社区银行对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社区银行的理论研究己成为金融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社区银行的理论研究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理论和时间都相对较少,相对国外而言略显苍白。总的来说,国外对于社区银行的研究时间上教早、数量较多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我国社区银行理论研究时间晚、数量较少,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框架,理论研究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社区银行是一个舶来词,来自于美国的“Community Bank”。在国际上,社区银行没有权威的定义,在不同国家称谓不同,我国称之为社区银行。其中“社区”并非指城市的社区这么一个地理概念,他是指一个区域,可以具体到一个省、市或县,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中居民的聚居区域等等。国外对社区银行对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社区银行的理论研究己成为金融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社区银行的理论研究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理论和时间都相对较少,相对国外而言略显苍白。

  一、社区银行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Bergerandudell(1998)认为,企业发展有其生命周期,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是企业的规模、资金需求和信息约束条件都不同,从而也影响了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方式,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结构。

  Di Thomson和Ma1Colm Abbott(2002)认为,社区银行是归属于某一地域的经营实体,并且采取了特许的经营方式。社区银行之所以能够克服自己的规模限制,在资金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得以生存发展,正是获益于这种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实现利益共享,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

  Rob Hunt(2003)认为,社区银行成立的使命就是更有效的利用资金并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是社区银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还提出,社区银行应顺应自己的建立目的,依托社区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地金融服务。

  Markw.olso(2003)也从社区银行与社区之间的联系角度提出了社区银的发展前景广阔。他指出社区银行之于社区而言的便利地理位置和贴近客户需求的银行业务是社区银行取得发展得最大竞争优势,也是社区银行保持活力的原动力。

  Strallan和Weston(2004)认为,社区银行属于中小型银行,具有中小银行资产规模较小的特性,这也决定了社区银行与中小型企业之间能建立更好的伙伴关系。这是因为中小型企业的资产规模也较小,资金借贷信用较差,其经营风险也较大。社区银行立足于服务所在地域的经济,则可以较为便捷地为中小型银行提供贷款。

  Andrew Dyer(2003)认为,社区银行可以降低成本风险,主要通过社区银行和社区共享固定成本基础设施、共享收益等使得风险降低,收益增加、业务的增长。

  WilliamR.Enunons(2004)认为,社区银行有敏感性风险和本地市场风险,较之于大银行,社区银行面对的是小和客户,违约风险较大,社区银行和社区联系密切,如果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差,社区银行也会面临较大经营风险。

  二、社区银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社区银行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国内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银行。虽然国内有对社区银行理论研究的呼声但是深入的研究还较少。近几年国内理论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社区银行的界定。巴曙松(2002)认为,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的中小银行,主要是服务于所在社区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个性化金融业务需求。徐晏露蓉、林晓甫(2003)认为,社区银行应从资产规模和服务对象上进行定义,即服务于个人和中小企业且资产规模较小的。刘伟(2004)认为,应该从资产规模和地域进行划分,即规模较小且业务大部分在所在社区的银行。应宜逊(2005)、康卫华(2005)认为,我国的社区银行应从地域上划分。王爱俭(2006)认为,应从资产规模、产权结构和市场定位三个方面去界定我国的社区银行,具体资产规模小于20亿元人民币、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建立、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且经营范围局限于一定区域、服务于所在地与经济的银行。

  社区银行发展意义及发展对策。巴曙松(2002)认为,我国建设社区银行是可行的,主要通过对比国际经济环境得出结论。梁立俊(2003)、陈岩(2002)也提出了我国建立社区银行的可行性,主要通过对比大银行的贷款客户和贷款市场,指出小型银行存在的可能和优势。武胜利也认为在我国发展社区银行是可行的,主要是由于市场需要本身又发展空间、金融资源充足、相对于大型银行有其竞争优势,应通过立法给予政策支持保障,建立较好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王爱俭也提出在我国建设社区银行具有可行性,并且提出通过引入由民营资本和股份制改造等方式促进社区银行建立。林晓南(2003)、晏露蓉、杨薇东等(2006)、常永胜(2004)认为,社区银行本身的发展具有较大优势,主要有地域优势、信息优势和定位优势等。钟伟(2004)认为,中小企业较难从大型银行中贷款,融资有困难,社区银行的设立能很好填补这个空缺,能够帮助小企业解决贷款的困境。成思危(2006)认为,社区银行能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主要是社区银行资产规模小,灵活性大。

  徐滇庆(2003)认为,社区银行具有民营银行的特性,不用通过改造可以重新建立,立足社区服务于中小企业,他提出社区银行初始运作规模小,可以通过在市场竞争中摸索不断完善自身的各项功能。对于此种观点,国内很多学者也持赞成态度。很多学者主张采用新建模式,呼吁放宽市场准入的条件、加大现有银行改革力度、大力发展社区,不建议进行银行改造,认为难度大,不好掌控,不容易适应市场需求。王爱俭(2006)也认为我国社区银行可以走“改造”为主的设立路线。很多支持改造的学者认为,社区银行应对现有中小银行进行改造,引入民间资本、健全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形成竞争机制。

  总的来说,国外对于社区银行的研究时间上教早、数量较多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但是研究很少涉及运作机制问题。我国社区银行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时间晚、数量较少,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框架,理论研究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作者简介:

  秦立,1982年4月,男,汉族,山东潍坊籍,本科,讲师,经济学研究方向,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市青年路2798号,261011。

  秦立 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