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校师资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对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师资力量要求住家提高。人才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其影响力和作用力不容小觑。高校教育体系中,拥有更多的人才意味着其教育水准的保证。如今,很多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其师资管理也成为了如今的焦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发现其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更好地管理师资队伍,提高民办高校教学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 师资队伍 管理 教育

  前言:

  民办高校是利用国家政策费用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已成为我国教育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几年,民办高校的招生力度加强,学生数量激增,对师资力量的需求增加,要求升高。师资队伍作为民办高校的总要构成要素,其管理水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等都影响着整个民办高校的运行和发展。因此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管理问题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对民办高校影响和我国的教育事业意义重大。

  一、我国民办高校师资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人事的聘用和相关体制进行改革,多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退休,而部分自愿停留岗位执教的教师仍旧继续教育事业。至今,教师分为很多种类,很多教师为本校的在读深造学生,兼任教授职务。还有部分教师为面向社会聘用而来的。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其师资力量和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然而据调查显示,民办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历较低,且对教师自身的薪资待遇、职业未来规划、保障服务等水平也有待提高。我国当今的民办高校教师年龄普遍集中在30岁以下和55岁以上,多为在民办高校多年的老教师和新聘用的年轻教师,中间的年龄层人数较少,可见其对民办高校并不是非常认可。

  二、民办高校师资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意识落后

  我国的民办高校在其相关规定章程中,关于校内管理机制、校园环境等方面的体系不够健全,缺乏严格的标准和规定[1]。我国相关部门对民办高校的法律制定比较随性,缺乏有力制度保障。如对民办高校提出管理的必要性,却无关于管理方案和制度的明文规定。对于民办高校的很多待遇和建设辅助条件较为落后和缺乏,很多方面如税务缴纳、占地使用权等都没有得到减免政策。在财务和人事体制方面,对教师的薪资及教育经费的水平较低,且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

  2.教师薪资待遇低,师资队伍不稳定

  近几年,民办高校的发展愈加顺利,师资力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其中仍旧存在很大问题。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逐渐扩大,但是薪资水平较公办高校有很大差距。教师是脑力劳动者,其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如今,高校教师数量非常庞大,工作压力较大。很多民办高校的教师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很多,但收入却比较不乐观。如今高收入涵盖了金融、电子、交通、创新技术等领域。在整个民办高校中,真正的高收入教师数量小于总数的3%,收入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2]。很多教师纷纷离职谋求其他职业,严重影响了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3.师资素质不高,结构不科学

  多数民办高校的教师学历不高,较公办学校有差距。且上文数据中表明,其教师年龄多集中在30岁以下和55岁以上,中年教师数量较少,严重存在教师结构分配不科学问题。同时,民办高校中将教师行业作为第二职业的数量较多,对教育水平和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多数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且经验较少,没有足够的育人能力,教师学历多为本科,硕士以上文凭占少数。由于民办高校的教育制度较为松散,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不够规范,上进心和责任心不足,教学理念落后,教育水平不高,对人才的培养能力有待加强。

  三、民办高校师资管理的对策

  1.完善管理制度,培养先进管理意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办高校师资管理的外部氛围建设。出台相关有助于高校师资发展的规定,以优化师资力量分配。建立民办高校关于校园环境的管理制度,依照标准执行。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并为民办高校提供优惠条件,如税务缴纳、校园环境建设等,还有如土地使用权等。对其规定和法律建立应具体化,不要只是草草了事,如对其采取税务减免政策,具体怎么减免,减税率多少等。同时,在财务和人事制度方面,应制定系统的体制,全程监督和追踪财务报表、公用经费进出、人事变化等等,建立保障措施和薪资设定方案。加强对高校师资管理的重视,树立先进观念和意识,积累人事管理经验。

  2.提高教师薪资待遇,稳定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作为脑力劳动者,其工作任务和肩负的责任较多且大,因此在薪资方面应提高教师的酬劳待遇,并制定社会保障制度,针对经验丰富且贡献多的教师给予奖赏,如发放奖金等[3]。同时,建立绩效体系,依照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成果,以及平时的表现和贡献,予以提成,定期对其教学状况检测和评价,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师资水平。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对民办高校教学有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应建立奖赏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创造能力,保证足够的科研成果。

  3.定期培训教师,完善师资结构

  民办高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建立考核制度和监督评价体系,聘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者专业开展讲座,组织教师共同学习教学理念,并对相关管理人员予以指导。由于目前民办高校的师资结构过于两极化,因此应适当调整结构,鼓励中年教师,提高其薪资酬劳,让其对民办高校的教学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对部分难以支付住房等资金问题的教师予以补助,稳定师资队伍。同时,应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其教学水平,使得师资队伍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四、结束语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的重要教育机构,其对国家人才的培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师是教学育人的主人公,是民办高校的中流砥柱。而目前对师资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人事和财务的管理力度不足,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过于保守和落后,缺乏先进的人事管理经验,且师资不稳定、素质低、薪资待遇差等问题较为严重,通过制定解决措施帮助民办高校更好地对师资队伍进行管理,以提高其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小花.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网友世界,2013,Z3(09):146-150.

  [2]朱中伟.民办高校师资管理的几点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3,11(28):100-101.

  [3]魏书锋,程文宝.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剖析与对策建议[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4,03(08):518-526.

  文/徐维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