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关键控制点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社会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我国社会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教育规模也不断扩大,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管理 关键控制点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大使命,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解决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关键控制点的分析

  (一)班主任管理的控制

  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工作多是以班级为渠道来开展和落实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对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在班级的具体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管理职能是否充分发挥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些调查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班主任存在着一定的心理依赖,班主任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也会获得学生良好的反馈,也就是说,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正面引导和教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作用,

  强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控制力度,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协助作用。

  (二)学生部门管理的控制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学生管理部门进行规划与实施,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有着直接而关键的影响。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生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认同感,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学生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校环境为出发点的,而违反学生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被要求谈话是很严肃的问题。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树立学生管理部门的权威,不断加强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管理部门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学生突发事件处理技巧的控制

  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情况比较复杂,一般在学生质量、年龄跨度、社会背景上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矛盾与摩擦的概率比较大,而学生本身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不够成熟,在应对这类突发事件时往往不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反而可能激化矛盾,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突发事件处理技巧的控制,对突发事件展开详细的调查,不轻易下结论,针对突发事件的调查结果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理,并在调查处理的同时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突发事件的顺利解决。

  (四)学生干部培养的控制

  学生干部的培养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学生自治管理与学校管理的共同协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管理工作对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年,第三年要到社会单位参加岗位实习,这要求学生干部必须尽快成熟起来以应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控制学生干部培养的时间,学生干部在入校一年内迅速成熟,在第二学年能够独立承担学生管理职责;第二,学生干部培养的目标控制,以明确的目标指导学生干部的培养控制,加快学生干部管理能力的成熟;第三,学生干部培养手段的控制,可以结合多种不同的培养手段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实现多种手段的联动效果,针对学生个人能力的特点,由学生各管理层面通过培训、指导、实践等不同环节共同进行。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一)人本化管理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处于青少年阶段,心理素质还很不成熟,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激励,需要学生管理者使用或开发出符合当下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易使学生接受的具有较强适用性的人本化管理模式来对学生心理产生一种积极的暗示性和说服力,自觉地接受并遵守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使用人本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有利于从心理层面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与学校管理目标的统一。

  (二)规范管理手段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充分考虑这个年龄段学生群体的特点,探索出合理的学生管理规律,并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以管理制度为标准,以学生特点为依据,采取多样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客观看待管理过程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处于快速成长的青少年期,心理敏感多变,个性特征反复不定,常常让学生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寻找规律,给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客观的心态,以理性、冷静的态度把握教育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四)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新的问题和挑战是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充分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持续提升学校学生管理水平。

  三、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改进的具体措施,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誱.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

  [2]王晓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关键控制点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7:183+185.

  [3]周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赵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初探[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93-94.

  文/唐乾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