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现代语言学研究比较

  摘要:现代语言学是以揭示人类语言的深层结构,对语言和语言交际做出客观、科学指导的描述为目的的课程。它被认为是在人文与科学领域中对其他学科,甚至是整个国家都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的学科。本文从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方面探讨了中国和韩国的现代语言学,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中韩现代语言学 交流 研究

  20世纪是一个“语言学世纪”,现代语言学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现代汉语学自其建立以来,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语言学对其他学科以及国家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现代语言学种类丰富,有欧洲功能主义语言学、美国结构语言学、英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流派。在语言学长期的发展中,各类语言学都在不断地开辟着新的领域,研究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为了研究现代语言学在汉语和韩语中的发展轨迹,本文从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理论语言学

  1.现代理论语言学的发展概况

  近代的语言发展方向主要是由索绪尔主导的,他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它把语言看作是具有同一性的语言形式系统,把语言中由于使用者或者是使用的情景不同而产生的变化,都当成是基本并且固定的语言形式以外的非本质现象。在他的语言观里,具有研究价值的只有语言系统中符号之间的关系,而排除了语言的使用者以及语言的使用语境等等。索绪尔的这种研究取向占据语言学主导地位很长时间,之后又在乔姆斯基那里达到了另外一个程度。乔姆斯基将语言分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这两部分,除此之外还考虑到了“人”在其中的因素。之后,又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姆斯又提出了“交际能力”,更加强调了人在语言交往中的作用。他主要强调人是社会人,人的社会交往行为是语言。相反,另一位语言家甘柏兹更加注重对动态的语言交互过程的研究,强调语言研究不应该脱离社会文化现实。总之,这些语言学家都认为“语法”只是人在使用语言交际时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在研究语言的使用时,不应该脱离语境跟语言的社会环境。还要注意语言使用时的社会文化规范。

  2.我国的理论语言学

  我国是世界语言研究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有许多先进的语言学理论都被世界语言学界所熟知。但是在国际间竞争都不断加强的形势下,各种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异军突起,我国的语言学陷入了低谷阶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于80年在湖北武汉成立了中国语言学会。此后,我国的语言学家大量引入了西方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并提出了属于我国的先进的理论成果,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具有代表性的有:①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论”;②王士元先生的“词汇扩散理论”;③北京大学的陈保亚教授的“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对欧美创始的语言学理论提出补充或修正,例如:新加坡的徐大明先生对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变项”提出功能性的的界定方式;王洪君先生提出的的“叠置式音变”,是对于“语言接触”相关理论的补充。由此可见,我国的理论语言学研究水平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应该继续深入研究语言学,使理论语言学研究再上一层楼。

  3.韩国的理论语言学

  韩国的理论语言学研究水平和我国有一定差距,至今没有提出属于自己的权威理论。但是,韩国通过对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借用、结合自己国家的语言进行的研究还是值得肯定的。其中,在闵贤植的研究中对理论韩国语的研究进行了划分,将其划分为:音声学、音韵论、语法论(包括形态论和统辞论)、意义论、词汇论、文字论、方言学、系统论、国语史、国语学史等十个领域,在其研究中就参考了大量的西方语言学理论。

  二、应用语言学

  1.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应用语言学”是由波兰的语言学家J.N.博杜恩.德.库尔特纳早就提出的,但是人们一直对应用语言学不够重视,一直停留在理论语言学上,而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问世,是在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宣告成立国际应用语言学会之后的。从此之后,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每隔三年在世界不同城市举行一次,之后便开始发展壮大了。64年法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只有两个分组—语言学习与教学分组及篇章语言学、语言处理和分组;在90年的会议上就列出了31个分组以及19个学术委员会;99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大会上,讨论的主题已经扩大到了35个。由此可见,随着国际之间的交往不断的增加,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也随着国家对语言学研究工作的重视而不断扩大。

  2.我国的应用语言学

  我国的应用语言学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后得到进一步发展。78年我国招了第一批应用语言学研究生;80年召开了“应用语言学与教学”学术研讨会;81年在杭州又成立了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84年成立了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8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应用语言学专著《语用学概论》;92年我国创建了《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创刊,成立了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直到2002年,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真正变得开放起来,国际应用语言学会正式接纳了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为其会员单位。总之,我国的应用语言学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现今我国培养出了较多应用语言学人才。

  3.韩国的应用语言学

  韩国应用语言学的起源时间与中国差不多。78年成立韩国应用语言学会,同年加入国际应用语言学会,也参加了每年的学术会议,将各种西方语言学理论引进韩国并且与韩国的语言学进行了融合,这在韩国的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其中的研究范围主要有15个方面:母语研究 、外国语教育研究、语言政策和计划以及标记问题研究 、文体领域研究 、词汇和谈话分析领域研究 、语言和舆论、经营、领域研究、语言病领域研究、语言和领域研究、语言学领域研究 、神经语言学领域研究、社会语言学领域研究、语言评价研究领域 、交际领域研究、关于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论的研究以及视听说语言学教材开发及器具制造,以及活用方案研究。由此可见,韩国在应用语言学方面的发展比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结语:

  我国的语言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现今也更加注重引入外国的优秀语言学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注意我国汉语言学与西方的语言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语言学理论,而应该立足本位,深刻地研究汉语这个研究对象。而韩国的语言学因为其历史、文化等原因与我国的语言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对各自国家的语言进行本位研究时,可以相互进行语言学文化交流,互相借鉴、学习。这也应该是未来汉语和韩国语语言研究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许力生;从现代语言学走向后现代语言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文/张耀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