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目标的探讨

  ——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摘要:重点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结合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探讨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通过重点专业的建设,增强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职重点专业 酒店管理 建设目标 探析

  我院于2011年被评为首批黑龙江省级高职骨干院校建设单位,学院的酒店专业获批“十二五” 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还被列为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重点建设项目。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教育部、财政部16号文件为依据,按照“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建设思想,通过重点专业的建设,增强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黑龙江省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建设总体目标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培养职业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具有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酒店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全面对接,建立“校企融合、多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以酒店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的“校企共育、岗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校企互融的“道德养成平台、基础教育平台、职业发展平台”为依托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规范并开拓校外实习基地;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团队;建成以酒店管理专业为龙头,辐射饮食及服务类的专业群;建设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于一体的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和途径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将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成具有一流“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成为专业特色鲜明、实训设施先进、教学团队优秀、人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较大作用、社会声誉好、在同类院校中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专业。

  二、建设具体目标

  1.建立“校企融合,多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

  酒店管理专业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校企共建”的建设思路,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其指导下,校企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借助学院牵头组建的黑龙江商贸旅游职教集团优势条件,建立“政、企、行、校”多方合作机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有行业引导,专业发展有政策保障 ,合作育人,互利共赢的育人目标。

  2.实施“校企共育、岗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完善了“校企共育、岗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职业精神、道德素养融入育人全过程,将行业企业人才标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洲际酒店集团、喜达屋酒店集团、万豪酒店集团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冠名班”的形式和企入校、校入企的双主体育人模式,以达到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零对接、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目标零距离,直接为企业培养德能兼备人才。

  3.建立校企互融的“三个平台”的课程体系

  以“道德养成平台、基础教育平台、职业发展平台”为依托,根据酒店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工作任务,依据酒店运营过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索需要的职业能力,邀请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确定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集“职业素质培养、能力训练、技能鉴定”为一体优质核心课程和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训练项目,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我专业教师也将对哈尔滨万达?索菲特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万达假日酒店等多家星级酒店的岗位设置和典型岗位职业能力进行调研,建设4门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标准于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积极引进国际酒店行业规范和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校企合作开发出适合新建课程体系的校本教材,至少一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

  4.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规范并开拓校外实习基地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善集对外经营、现场教学、学生顶岗实战于一体的世纪金旅游商务酒店,建设产学一体的奥尔堡实体店,完成“校中企”模式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做”一体化高仿真的星光酒店及校内其它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功能。继续开拓省内外相结合、经营理念领先、管理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快“企中校”模式的实训基地建设,确保100%的学生有8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加强对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校企合作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打造集教学、实训、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实训基地,从而强化实践育人。

  5.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和培养,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和“双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加大从企业引进兼职教师的力度,逐步形成由行业、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兼职教授实践技术的课程机制,同时更加重视专任教师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实行校企互兼互聘,实现“角色互换”,推进“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完成人才培养的“双主体”育人模式。酒店管理专业现专、兼教师整体队伍达到25人,兼职教师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比例超过1.5:1, “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90%以上。

  6.发挥专业“引领、辐射”作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利用黑龙江旅游商贸集团平台优势,利用专业和专业群的实训条件,面向社会、面向行业开展培训、咨询、职业技能鉴定、承办国家级、省级大赛、继续教育培训等社会服务活动,在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对口支援工作,使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社会服务成绩突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工作。

  7.建设优质专业群

  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的重点建设,以酒店管理专业为龙头,带动专业群内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中西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等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加强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带动校内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同时辐射到省内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

  文/邓英 高家颜 刘翠萍 郑凤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