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英语儿歌教学

  摘要:儿歌是儿童传唱的歌谣,它们大多数是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特点,用简明的语言编写而成,也有部分儿歌是幼儿自己在游戏或其他场合随口编唱的。而英语儿歌由于它的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浅显,很容易掌握,所以它是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英语文学。

  关键词:教学 儿歌 情境

  在幼儿园进行英语儿歌教学,能让幼儿通过聆听、唱诵儿歌的形式有兴趣地学习英语。同时通过综合运用活动性、直观性、讲授性的教学方法,达到其独有的学习效果。

  一、英语儿歌具有语言浅显、形象具体、音韵和谐自然、富于动作性的特点,与其它应与文学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在幼儿园的英语教育中十分提倡用英语儿歌的形式进行教学,以此来陶冶幼儿的情趣,发展他们的智力,从而促进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英语儿歌没有固定的结构章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论是民间流传下来的童谣,还是创作的儿歌,内容都在不断丰富,形式也多姿多彩。

  1.游戏歌

  游戏歌是配合游戏活动的儿歌,它伴随着幼儿的游戏动作而进行演唱,能够激发和增强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愉悦感。如: 《One Little Body 》:“Two little hands,clap、clap、clap,Two little feet,tap、tap、tap,Two little hands, thump、thump、thump ,Two little feet,jump、jump、jump ,One little body turns around ,One little body sit down。”这首儿歌配合了幼儿的身体游戏,可以使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身体动作,也可以使整个游戏富有节奏感,从而提高游戏的兴趣,丰富了游戏的内容。

  2.数数歌

  数数歌是一种着眼于培养幼儿数字概念的儿歌,他把初步的数字概念和具体的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幼儿积极的思维,有效地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如:《Ten Little Indians》:“One little、two little、three little Indians,four little、five little、six little Indians,seven little、eight little、nine little、ten little Indian boys。”这首数数歌不仅帮助幼儿认识了数字,而且也使幼儿掌握了最基本的序列,这对训练幼儿的思维起到很大的作用。

  各种形式的英语儿歌是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实施,英语儿歌教学实质上是教师为发展学前儿童的英语创设有利条件,并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人、物、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展听、说的能力。

  二、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幼儿处于一种宽松、自由而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氛围中。情境教学最主要的特点是新的英语儿歌通过情境进行教学、操练,使幼儿能在情境中提高学习兴趣,理解儿歌的意义,并牢记儿歌。运用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幼儿能有兴趣地主动学习。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设情境:首先,是利用自然环境创设游戏情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幼儿学习英语儿歌最好的“教材”。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美丽景色都能让幼儿身临其境,他们会在观察的过程中利用自然界的素材来学习英语儿歌。其次,是利用角色扮演、创造模拟情境。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通过表情、动作来理解和表达所学的内容。如儿歌《Traffic Light》:“Red、yellow and green,the traffic lights are seen。Red means stop,Green means go,Yellow means wait,It shines in between。”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前,先要观察生活中红绿灯的变化规律,学习了儿歌以后,幼儿可以根据儿歌的内容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以满足他们的模仿欲望和乐趣。

  2.多通道活动法

  多通道活动法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让幼儿在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玩玩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儿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感知、理解,让幼儿在各种不同的外界刺激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来参与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江、做的方法。所谓“视”是指教师向幼儿提供具体生动的客观对象;如实物、图片、情境表演、多媒体等,让幼儿充分观察;所谓“听”是指教师用英语进行描述、启发、引导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体会;所谓“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开口讲;所谓“做”是指教师提供给幼儿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所学儿歌的感受和熟练。如:《I Love Apple》:“Apple round,Apple red,Apple juicy,Apple sweet,Apple、Apple,I love you,Apple sweet I love to eat。”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个大苹果,让幼儿仔细观察苹果的形状、颜色,并试着画一画苹果,这会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综合性活动中去获得英语学习的经验。

  3.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s Response 简称TPR)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州立大学心理教授James Asher 创立,它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为的协调来教语言的教学方法。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Asher 指出针对小孩的语言大多是命令句,小孩一般先用身体反应,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强调理解先于开口。因此,“听-做动作”是全身反应的最明显的特征。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由于这种方法对幼儿的言语输出不做严格的要求并带有游戏的性质,因此可以减少幼儿学习的负担,培养他们愉快的学习情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幼儿园的英语教育在我国起步不久,理论的发展也还远远不够满足实践的需要,更不要说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那么,对于幼儿园如何开展英语儿歌教学还有待于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地探索。从而,更好地总结出适合幼儿学习英语比较完整的方法。

  文/富伟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