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摘要: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个人修养与言行的示范与表率作用,也肯定了为人长者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更要注重身教的重要性。因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语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有其父必有其子”等都说明了,示范与引导作用的重要性,亦即所谓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关键词:数学 认识 教学 建议

  在学校,一名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在班级学生管理和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积极影响和示范表率作用。身教的育人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的粗暴教育效果好得多,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也会起榜样的引领作用。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班纪班风以及学习风气情况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正是孔子所倡导的教书育人的基本理念,也是《教师法》对所有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标尺,“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因素,时刻把学生放在心,关心他们在学习、生活及尊重方面的发展需求,同情学生因多种原因导致的痛苦和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像学生的父母亲一样关心与爱护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的爱,从而与教师一道,沐浴爱的阳光与雨露,健康茁壮成长。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爱护关心家庭有困难的、学习落后的、身患疾病的学生,只有这样,才是教师大爱与博爱的真实写照,才能展示教师爱的无疆界,才会赢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喜爱,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辛勤园丁的美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要求教师,走上三尺讲台,能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能为人师表。教师师德师风修养的好与坏,学生可以说是一面镜子,学生身上就能折射出教师师德师风的好坏:用什么样的工作态度来处理教育学生中发生的问题,在很大程度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会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更会在学生心目中造成心理压力与负担;最终会导致良好师生关系的紧张,甚至会出现敌对情绪,作为一名老师,要成为师德师风过硬的教师。首先得过学生关,只有我们教师得到学生的敬仰与尊重、理解与爱戴,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自身师德师风修养的好与坏。因为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我们的产品,是我们师德修养的试金石。石器教师师德师风修养的好与坏的问题,首先是要学生认可,方可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直至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又是一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百科全书,更是学生前进路上的坐标与指路明灯,这些多种素质的集合,才能成就自己的教师品质,才能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而具备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重中之重,是一位合格人民教师灵魂的体现。

  对学生而言,教师本身就有影响力。但我们必须明白,如果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基础之上的,那是不稳固的,而如果这种影响力是靠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所赢得的,那就相当持久而强大了,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强大到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与审美追求,会随着他的日常教学、与学生的交谈及处理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小事中体现和展示出来,并深深直根于学生心目中,从而使学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形成社会主义世界观与人生观,从而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在我的教书育人生涯中,最大的心愿与根本的目标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学会爱,懂得爱,与老师一道携爱同行,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虽然有时我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也会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痛苦与迷惘;有时也会感到做教师的辛苦与烦恼。每当此时,我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并让这粒种子生根发牙,开花结果;我是老师,有责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为中国梦的实现担负起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我是老师,我就应该成为学生黑夜中行路的一盏明灯;正是因为有这强烈的责任意识,不断激励我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20年的教学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付出爱的事业,让爱传播爱,爱就无价。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修养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一定继续加强师德修养,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爱育爱,真正做到寓爱与教,为人师表,用幸福的心,做幸福的教育,书写教育事业光辉灿烂的明天。

  文/杨静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