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职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

  在职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到几点经验,取得了一定效果。体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搞清原因,摸清底子

  新生报到入校,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如通过简单测试初步掌握学生成绩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与学生谈心等。调查了解中发现,导致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和教师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这里既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心理及智商因素,更有教师素质、教法等因素。学困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强、求知欲低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1.学生很聪明,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暂时较差。以男生居多。特点是一好动二贪玩,在学习上投人时间太少。

  2.学生接受能力弱,学习效率低,出工不出活。

  3.偏科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从而学不进去,甚至放弃学习,较普遍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头。

  4.认为化学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

  二、找准方法

  对于第一类学生,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即可变为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采取两种方法:

  1.让他们参加化学课外小组,组织他们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2.鼓励他们参加化学竞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心思集中到钻研化学上来。偏科差生中以女生为多,学习上死记硬背多,灵活运用少。可通过观察和谈心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并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具体做法是:(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的,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2)预先培训后让其做演示实验,使其从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3)让其担任课代表,利用青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促使其非学好化学不可。

  对于第二类学生大都自卑,易“破罐子破摔”,一般采取感情倾斜法。具体做到:

  1.不歧视,更多地关心这些学习上的“贫困”者。

  2.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笑脸进课堂,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问、练习多请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上来,答好者给予表扬,答错了善言鼓励。

  4.单独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他(她)乐学。

  5.给他(她)开小灶,特别是作业采用当面批改,当面纠正。

  对于第三类 学生主要是培养兴趣和学法指导。从身边的化学入手做好入门教育,再适时加以学习方法的指正。

  对于第四类学生主要通过介绍专业与化学的联系,使他(她)主动产生学好化学的欲望,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产生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进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创新意识的基石,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有深厚的兴趣就有活跃的创新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又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一旦学生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一种不断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内部动力,积极思考,勤于摸索敢于创新。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地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善于抓住学生所具有的好动、好奇、好胜、好学等特点,并结合化学学科实际需要,尽力把课设计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一节教师提供多种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装置方案并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践。从中总结出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对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四、搞好常规教学

  1.对学生进行学习化学重要性教育。课堂上举例,尽量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所学专业,以缩短化学与日常生活和专业的距离。结合授课内容讲解化学元素发现史和化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化学,献身科学的理想教育。这种教育要“化整为零”,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

  2.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等。观察和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化学规律、认识物质世界的基本手段。人们研究化学问题总是从观察、实验入手,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获得规律的认识,形成化学理论。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法在化学教学中是激发学生产生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操作细铁丝、木炭、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有趣、生动、新颖、惊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再加上教师巧妙设置和提问,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过程中处于高度自觉能动索取状态之中。

  4.经常进行耐心细致的学生作业批阅,做错了不急于打“×”,而是帮助他们检查原因,弄懂了当面纠正,做对了再打“√”,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达到了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目的。

  5.重视练习反馈,拓展学生思维,强化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我遵照化学课的学习的规律,在讲课后,及时练习反馈,尽量能做的堂堂清。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把刚刚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巩固,并通过教师的讲评来调节自己的认识。从教师来说,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并进行教学调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总之,化学学习效率不高的现象在各个学校都存在,特别是在职业中学表现尤为突出。我们应采取更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思想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在学法中指导他们,使其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尽快成为成绩合格的职高学生。

  文/王元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