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校园稳定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随着近几年中职招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加大了,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便更好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管理 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处于青春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建立,这个时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探索一套恰当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不但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还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密切关系。所以,中职学校应该认真研究,探索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法,并落实到行动当中。

  一、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学生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与方法不完善

  中职学生个体独立性、差异性、个性化现象日益增强,原有的学生教育管理单一模式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管理效果。目前,有不少学校管理学生时喜欢使用强制手段。表面上看,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学生纪律,但内部却是矛盾多多。首先,强制管理势必导致以压代管、以扣代管,甚至以开除代管。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次,“管”字当头,势必是以人治校,而不是以法治校,其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2.学生素质差、心理定位缺失

  在目前的技工学校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6~20岁。初中毕业生之所以进入中职学校,就是由于文化课学习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他们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不行,因此,中职生普遍心理状态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信心,存在人际交往障碍、逆反消极心理强烈、情绪控制能力低、行为依赖心理强等问题。教师应该理解这些学生,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生学习风气差

  现在很多中职的教学还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按照上级部门所制定的课程安排按部就班的进行,如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先上语文、数学等一些公共课程,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情绪。造成学习风气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本身基础差,在中学时对于这些科目本身就已经很厌烦,导致出现很多的知识盲点,学习感到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存在欠缺,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实习就业影响不大,甚至在就业过程中,那些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反而比不上成绩差的同学,找到的单位更好,造成学生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学与不学,以后学校都帮推荐工作的,产生厌学情绪。

  二、以学生为本,做好中职学生管理工作

  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管理合力

  目前,由于社会上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家庭不和现象普遍,部分学生得不到父母关爱,更得不到父母的正当教育和引导,使学生产生悲观、报复、放肆心理。另外,由于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比较溺爱,孩子提出的要求儿乎是有求必应,其结果是导致部分学生优越感过强,好攀比,虚荣,不愿吃苦,遇到问题解决能力不强,受挫折承受能力太差等。因此,教师要主动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状况、发展方向,从而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加强学风建设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进淘汰机制,狠抓校风、学风建设。学校要重奖品学兼优的学生,千方百计地把这些学生推荐到企业就业,广泛宣传发挥示范辐射教育的效果,在学校和班级里开展你追我赶的竞赛活动,经常组织一些学习方法研讨会、学习经验交流会,造就浓厚的学习气氛,推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严格学籍管理、考勤制度、成绩统计制度和考场管理制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作用,发挥他们工作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2)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要把当前我国的劳动就业方针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传达给学生,增强其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要让学生知道“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技能”是市场经济固有的法则,没有真才实学会很难立足于社会。中职生只有调整好心态、增强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才能变学习压力为学习动力。另外,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知识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此外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资格证或职业上岗证的考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加强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部门,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工作应以厌学学生为重点,应和克服、矫正学生的厌学结合起来。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排除厌学的因素,以达到矫正学生厌学的目的。

  (4)加强职业指导。学校增强职业意识的教育,让学生多了解本专业的工种,尤其要在新生入学之时开展培养职业意识的系列教育,如参观校园、校史展览等,向学生介绍学校专业结构,展示办学实力;还可以邀请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做报告或讲座,或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参观,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动向,增加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切身体会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还可请一些历届毕业生中的创业典型回校现身说法,介绍个人成才的经历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等等。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学校应加强职业道德、人生观、职业指导、职业素质以及如何面试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成才观以及平凡职业的荣誉观,使学生逐步形成爱职校、爱专业、懂就业、快成才的良好的学习动力。

  3.创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

  学校要加大投入,尽力发掘整合学校文化资源,设计全方位的学校文化,开展百态纷呈,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活跃的学校文化,能给学生的知识智慧才能创造丰厚的滋生土壤,提供学生展示才能、风貌的空间和平台,使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又让他们充分张扬个性,释放亮点,燃烧激情,从中认识自己潜在的能力价值,感受成功与荣誉,从而唤起他们的进取精神,激发人生追求和使命感。而且,还要创造条件,让学校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衔接起来,因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这就要求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社会,以开放的教育面向社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去农村旅行,去社会志愿服务,让学校和社会文化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要做好就必须认真对待。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工人,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就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通力配合,从整体上抓好、管好,并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才能够让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任勇.现代技工成才导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梁朝阳.浅谈技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之对策[J].时代青年(中旬刊),2012(8).

  文/陈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