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符合小学生心理。科学的班级管理是提高管理效果的积极因素,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方法模式,从而获得较为满意的管理效果,应成为班级管理活动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方法 积极性

  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仅应该具有主动性、自觉性,而且应具有创造性。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班主任工作也在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由原来的组织者、管理者向学科专家、人生导师、班级文化设计师、小学生的朋友与知己等诸多方面发展。本人结合多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经验,来谈一谈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一、注重过程,强化日常管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接手班主任工作后,一方面要引导小学生学习和遵守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同时还依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若干学习、教室卫生、课堂常规等可行的规定,以引导和规范小学生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习惯。班级的常规管理贯穿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其中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课间操、值日扫除和文明礼仪规范等。如班规要求上课前应作好准备,下课文明休息,自习课不准随意走动等。目的是使小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遵守哪些规范要求,使小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经过一个学期的体验,小学生的文明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正确看待、理性评价、耐心教育小学生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所面对的每个小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编织着自己美好的梦幻,随时都可能出现与班规、校规相悖的举动。这时,教师不要贸然地去对小学生的举动进行横加指责,更不要对小学生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动,应始终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小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尤其是处在成长期的思想活跃且又充满个性的小学生,很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所以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小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和信任小学生。要以师生平等的身份去问清缘由,要用饱满的热情去温暖小学生的心灵。对碰到困难和受到挫折的小学生教师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小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应及时给于中肯的批评和诚挚的鼓励,一桩桩,一件件,都能在小学生心灵中经久不息地泛起清纯美丽的涟漪。这样,小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感化,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赢得小学生的尊敬、理解和支持,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就会感到很温暖、很自在、有上进心,从而使小学生自觉地去履行正确的道德规范,自觉地去执行班级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树立起各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小学生键康地迈入人生旅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班主任应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班主任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行为举止是关系德育成效的重要因素,这也就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软硬件。小学生还处于模仿期,有很强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注重自己的行为给小学生带来的影响。在班级建设中,首先应从自身做起,要求小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例如每当看到教室地面有废纸或有脏物,本人都亲力亲为,从不指手划脚;小学生有困难应竭力帮助;小学生生病应问寒问暖……逐渐地成为小学生心目中可敬的老师,知心的朋友。当今的孩子多数是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之下,无忧无虑,然而也有一部分孩子却生活在不良的家庭中,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家里贫困,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坚持以真情去修补那些环境上带来的不足。另外,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班主任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涉猎广泛,并且对学识的运用游刃有余;需要班主任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为人正派,做人诚信,行事端正,举止有方,人格健全,具有积极的进取风貌。这些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小学生,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每一名教师,对小学生身教胜于言传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四、建造一支强而有力的班干队伍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小班干部犹如整个班级的火车头,要想使整个班级跑得好而快,就应当及时建立健全班干部队伍,在建立班干部队伍的过程中,不能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一定要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班会上让全班学生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产生候选人,要确实将那些品学兼优、会组织、有威信、乐于奉献的同学选拔到班干部队伍中来,班主任要尽早抓好、培训好这个火车头,以便他们人尽其才的为全班同学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早日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更好地带动班级工作。同时班主任要勇于打破“干部终身制”的做法,班级一旦建立起良好的班风班貌后,要及时地对班干部进行更换选举,以便为班级引入竞争机制,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在班干部队伍中得到锻炼并不断成长。

  五、积极与任课教师沟通

  班主任与班级和小学生的接触虽然相对多一些,但要想全面了解和把握班级和小学生的情况,仅依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却是不够的。各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上课、批阅作业、与小学生谈话等,能够了解一些情况和某些小学生的表现,所以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是很会“利用”任课教师这块管理资源的。首先,班主任要主动的、经常的与各个教师进行沟通,及时获得他们在教学中发现的各种信息,避免因不了解某些情况而错失工作良机,从而使工作陷于被动;其次,要积极配合、支持各教师的工作。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某些问题,特别是当由于小学生完不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等原因找到班主任的时候,班主任应该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因为任其蔓延和发展,不但会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严重的是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风。

  六、 与小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小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等等,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小学生在学校里,迫于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很少暴露自己的缺点,但在家里却毫不掩饰。班主任如果能够掌握小学生的这些情况,工作中对症下药,效果是非常好。首先,要让家长走出思想误区:老师找家长就是想“治”小学生,使他们明白:老师的出发点和家长是相同的,都是希望小学生克服缺点、健康成长,这样,家长才能与班主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其次,对任何家长都不能有偏见。小学生有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之分,小学生错、并不意味着家长错,小学生落后、并不说明家长落后,因此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时一定要态度端正,心平气和,让家长理解老师的苦衷,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总之,班主任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时刻本着“以爱心修师德、以责任铸师魂”的工作精神,扎实有效的做好小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工作,使小学生德有所进、学有所成、技有所长、能有所增、素有所全。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

  [2]徐小丽,让班主任工作变得美丽[J],小学时代,2010

  [3]彭兴顺,《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文/嘎玛索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