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浅析

  • 来源:中文信息
  • 关键字:文献,网络技术,摄影
  • 发布时间:2015-07-21 09:03

  摘要:分析山阳县图书馆发展现状和工作开展情况,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图书管发展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 工作 浅析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8-0050-01

  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获取知识的有效载体。作为图书的管理单位,图书馆承担着当前形势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使命,是传播知识的重要窗口,是文化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新形势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图书馆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山阳县图书馆发展现状

  山阳县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占地1008平方米,现馆藏各类图书资料3.5万余册,其中地方文献资料308册,古籍2574册,流通库藏书1.5万册,期刊杂志3565册,总库14000余册。图书馆设有图书借阅厅、期刊报刊阅览厅、科技资料室、地方文献与古籍室、采编室、图书总库,有工作人员8名。2011年7月建设了一个电子阅览厅和一个多媒体放映室。

  二、工作开展情况

  秉承服务读者,弘扬文明,传播文化的原则,坚持为读者服务,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1.强服务,提质量。积极开展“科技之春.服务三农”、“三秦书月.书香丰阳”等活动,采取走出去的服务方式,开展“送书进农村”、“送书进校园”、“送书进社区”等系列送书下乡活动,延伸服务层面。两年来,配送科技书籍4000余册,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每年定期选送一批优秀图书到消防大队图书分馆,协助他们建好图书阅览室,满足广大官兵读书需求。每年“六一”在城区一小、二小举办“迎六一、多读书、读好书”的宣传周活动,先后深入到铜屿寺小学、石庄小学等10余所偏远山区学校,组织同学们集体阅读,培养山区孩子爱读书、读好书习惯。2014年围绕“我的书屋,我的梦”这一主题,开展农家书屋征文活动,引导学生书写农民朋友在农家书屋参加阅读的收获和感受,提高广大群众的读书热情。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及农家书屋的设备和资源,结合县情实际,邀请有关专家学者,通过举办畜牧养殖、核桃嫁接等科技培训和美术、摄影等专题讲座,积极促进阅读活动,每年举办各类培训讲座40多场次,全面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2.打基础,提能力。2008年以来,指导建设“农家书屋”320个,实现了全县“农家书屋”村级全覆盖。每个“农家书屋”藏书1500册以上,音像制品100余张,报刊10多份。把“农家书屋”建设和残疾人员就业工程紧密结合,与县残联协商选配320名有文化有管理能力的残疾人担任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确保农家书屋对外开放时间和质量。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共完成23个乡镇文化站,40个社区服务站、1个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完成319个村级服务站的投影仪等设备的发放工作。近年来,我馆共为23个文化站和中村镇上湾、高坝镇过风楼等40个村(社区)配送了共享工程设备,共配送电脑430多台,桌椅330套。完善了基层文化服务功能。

  3.重保护,提水平。联系省社科院、古籍办、外聘古籍专业技术人员,对馆藏2574册古籍图书做了详细的分类、编目与统计,馆筹经费,购置了书架、书柜,妥善保存保护了这批古籍图书。为保证读者权益,做到全天开馆,双休日、节假日职工轮换上岗,不闭馆,不拒借,每年接待读者4万人次,图书期刊、报刊资料流通6万余册次。从2011年7月起,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取消了工本费用,减少了流通环节,免费向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培训场地。并与县司法局联合成立了法制教育基地,积极做好普法宣传工作。

  三、存在问题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图书馆建设发展和服务功能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

  1.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由于县上财力有限,有关文化事业经费政策一直未能得到全面落实,致使图书馆设施建设长期滞后,设施设备老化陈旧,图书馆馆藏图书品种少,数量少,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各乡镇文化站工作由于缺乏经费,已经建成的图书室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2.编制人员少,工作难度大。图书馆人员少,职工普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业务素质不高,技术力量单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图书管理工作。我县有43万人口,读者群体庞大,需求不一,难以保障每个读者知识需求。

  3.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图书馆在服务上还主要是传统的方式,管理上还主要依靠人,依靠纸质文献资源为读者服务的图书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优势,与当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极不适应,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四、意见建议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图书馆管理工作也要适应新常态,工作人员要有危机感,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图书管理工作。必须主动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要在计算机应用、网络知识、信息化服务上多学、细究、深研,积极参与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适应工作需要。

  2.转变方式,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服务方式,注重传统文字图书资料收集整理,适应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读者的读书需求。加强网络图书管理体系建设,培训管理人才,逐步实现图书管理智能化、现代化。顺应网络、信息发展趋势,大力推广电子图书和无纸化阅读,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便利服务,实现新形势下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型升级。

  3.优化队伍,提高效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图书管理干部队伍,是发展现代化图书馆的迫切需要。根据工作需要,对图书馆和镇文化站干部职工开展专项业务技能培训,实行明岗定责、以岗定酬、绩效定岗、聘任上岗。提高村级“农家书屋”管理员工资待遇,调动工作热情,更好服务当地文化事业。实施特岗计划,选拔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到图书管理队伍中,缓解人才短缺问题。

  刘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