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常山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 来源:中文信息
  • 关键字:改革开放,文化,生态
  • 发布时间:2015-07-21 09:1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本文在分析常山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好加快常山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 思考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8-0078-01

  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我县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正值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我县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十二五”时期常山县实现“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科学跨越”的战略目标添加新的增长极。

  一、常山县文化产业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县文化产业与周边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

  1.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

  我县文化产业意识比较淡薄,对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不够深入,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举措不够多。由于文化产业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分属于多个部门,这些部门虽然能在各自管辖范围内进行规划,但由于缺乏大文化产业全局观,致使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方向重点、特色亮点等都不够明朗。

  2.文化产业鼓励政策不完善

  目前,江山、龙游、开化均对文化产业制订了相关的优惠政策,用于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如江山市在2008年就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和睦彩陶文化村,开化县2006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4.5亿元,分期建设占地360亩的中国根雕美术博览园,并采取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而我县尚无完整的面向全社会的文化产业扶持项目目录和具体的政策扶持措施,缺乏对民营经济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3.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不突出

  文化产业总量不大,经济效益不高,在全县GDP所占的比重很小,约1%左右,发展速度极其缓慢,产业亮点不多。现有的文化经营单位门类繁杂,面面俱到,产业结构差,组织化、现代化程度不高,缺少龙头企业对行业的带动,基本处于低、小、散的状况,未形成规模效应。生产经营低端,特色不明显。虽然石文化企业有一定数量,但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其他文化产业也是主要以服务型为主,主导产业不突出,产品缺少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偏低。

  4.文化遗产融合产业不够

  已有文化品牌未能做大、做强、做响,文化遗产与产业融合不紧,尤其与文化产业、旅游业、旅游产品开发结合文章没有做深、做透,导致文化产业规模不大、品牌不响、附加值不高。对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不多,创新不够,没有将某些有开发潜力的文化遗产直接转化为文化产业,没有将有的非遗项目作为现代文化和生活产品创作的母题,运用在具体的形象设计中并形成地方特色宣传品牌。

  二、加快常山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势在必行,大有可为。我县应立足实际,依托现有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经济化进程,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融入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常山经济新的增长点。

  1.提高认识,理清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用抓工业的理念来谋划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要对全县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详尽调查,做好战略定位,确定重点发展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中长期整体发展纲要和规划。在现阶段,尤其要重点壮大石文化产业,积极发展印刷业、数字电视服务以及艺术教育培训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业等基础产业,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使之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达到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

  2.因地制宜,推动文化产业体制创新

  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投资融资、财政税收、人才引进和培养、分配激励、用地、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政策。要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有效地对文化产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切实改变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文化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着力发展出版发行印刷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生态文化产业、石文化产业等重点文化产业。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加强对常山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和领导,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3.突出重点,培育壮大传统文化产业

  一要扶持印刷、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要通过扶大限小、扶强促优,从严控制新批小印刷企业数量,重点培育和扶持2-3家规模效益强、科技含量高、能耗污染小的大型印刷龙头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各种规模、档次、特色印刷企业并存和互补的印刷业发展格局。同时,要大力推进书报出版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向上争取书刊和书号的出版资格,开发图书出版业。要大力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农村出版物发行小连锁工程建设进程,到2015年力求全县乡镇基本上均有出版物发行连锁经营店。二要做大做强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基础文化产业:适度开发城郊休闲空间,引进建设大规模、多功能、高水平的休闲娱乐中心(场馆),繁荣我县夜文化经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城东新区等新城、新区文化娱乐场所和县、乡两级多厅影院及演艺场所,促进文化娱乐业繁荣发展。加大对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扶持力度,促进民营文艺团体健康发展。三要积极打造本地休闲文化旅游、地质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项目,突出丰富的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四要提升壮大石文化特色产业:通过会展、旅游、收藏、交流活动和宣传,尽快使青石镇成为石经营活动的核心区域,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条,将青石镇建设为“特色石文化产业基地”,将常山建设成为享誉省内外的“中国观赏石之乡”。五要做好非遗挖掘、融合工作:支持非遗资源保护地自有品牌注册商标工作,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价值,提升具有我县特色的文化旅游集聚区附加值,培育旅游商品市场,最终形成由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学术和研究机构负责提供具体题材、市场预测、发展前景等信息支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的文化创意产业。

  谢瑶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