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共管理创新平台构建的动力、模式与策略

  • 来源:中文信息
  • 关键字:公共管理,创新,人力资源
  • 发布时间:2015-07-21 12:50

  摘要:公共管理所涉及到众多领域,在规章制度上、技术层面上都有涉及,在主观意识上也有着相应的影响。所以无论在哪一个方面上进行公共管理,都离不开创建创新平台,而所谓的创新平台,其实是我国的社会组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组织。它是有效的化解社会的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发展与促进和谐进步的平台。

  关键词:公共管理 创新平台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8-0355-01

  前言

  公共管理创新平台包含了教育、人力资源知识与技术平台,为我国社会公共管理体系有积极促进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都积极寻找适合本国的创新平台,实现经济体制的改革,且我国在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下,进行公共管理工作就需要政府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所以公共管理工作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每一项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以政府主导为基础,推进创新平台的发展。

  一、我国的创新平台所构建的动力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我国网络时代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突破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制度,加深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密切交往与经济上的相互合作,使得国际社会成为了一个相互共存、相互依靠的经济脉络。且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要想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稳定,就要实现对创新平台的不懈改革,以社会经济为支撑,实现公共管理的发展。使我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

  2.社会资源运行失效,致使第三部门应运而生

  我国第一部门(政府机构)与第二部门(营利机构)规范的运行时,第三部门就为公共管理的构成创造了条件。且进行国家干预的形式所运行的社会资源或是依靠市场体系所运行的社会资源失败后,使得第三部门不断地兴起与壮大。然而目前我国的市场体制还不完善,普遍出现公共权力没有应用到实际中,正常交易基本靠金钱交易来完成,这也就使得第四部门得到了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第三部门的正常运转,给第三部门的发展带来了阻碍。所以要创建全新的公共管理创建平台,使得公共权力用到实际中。整合市场体制,让金钱交易的市场得到遏制,发展自由市场交易。消除第四部门,发展与推动第三部门,稳定社会基础,所以要构建公共管理创建平台,首先要把第三部门发展壮大。

  3.积极推动公共管理的创新,满足公民的参与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公民对于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利意识也已经越来越明显,也更想积极参与到其中,所以我国要想满足公民的参与想法,就要积极的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建立起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想要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创新意识,必须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自身素质。

  二、创建公共管理的创新平台的基本模式

  以现代的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实现以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所拥有的创新资源进行相互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综合合作网络。所谓的独立性并不是仅仅要求政府及公共组织把创新资源单独分开,去创建一个具有独立的法人与独立的主体的机构。而是突破社会各界原有的隶属关系,使所形成的公共组织在减少约束的前提下发挥特有的功能。

  把公共管理创新平台系统化,分为三个组织一ABC进行分类,A类组织为政府组织所拥有的创新资源。B类组织为非政府公共组织所拥有的创新资源。C类组织为非公共性组织所拥有的创新资源。在这三类组织中各自拥有人力、财力及物力。将这三种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体现了公共管理创新平台的整体性与体系性。他们之间互为支撑,下属平台间进行合作。对于同类组织中的分级,打破了原有的等级制度,资源共享,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公共管理平台,创造出更大的实际效益与创新成果。

  三、创建公共管理创新平台的策略研究

  通过上述的简要分析可以得知,一套完善的公共管理创新平台是推动我国的公共管理的最理想的体系。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与市场体制并不完善,要想改变当前形式,首先要创建多元化的复合型网路体制,实行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化主体,突破各组织间的等级分明,内外结合,加强交流与合作。其次要均衡利益分配,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部门再通过分权管理,将利益让给非政府组织以及非公共组织。尽量避免发生与民争利,过渡占有等现象的发生,通过制定一定的规章条例,来完善第三部门的市场主体,为创建公共管理创新平台提供资源。最后,改变市场管理的方针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人们共同创建公共管理创新平台的系统。

  结语

  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广泛的实行公共管理,构建创新平台,然而要实现公共管理创新平台主要还是要依托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且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公共管理的多元化发展,既要保证政府的主导地位,也要重视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及非公共性组织的作用,坚持以政府的领导为核心,推进我国的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22-27.

  [2]熊美娟.公共管理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4(04):13-20.

  王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