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感染力,政治教育,大学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9 08: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管理和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强调思想统一,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致使教育效果不理想。该文从加强人文关怀的视角,探讨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过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管理和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强调思想统一,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致使教育效果不理想。其实,这种现象现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创造过程,包含着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学生主体完成的,外在的因素只是起引导、启发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加强人文关怀,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一种基本道德情感,它来源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献身精神,根植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自己肩负使命的自觉认同。关爱学生,就是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强大的教育力量。
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扩大,他们远离家庭,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他们不仅希望老师能给自己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希望老师象父母般关心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主动接触学生、关爱学生,就会形成老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不记得老师的陌生、冷漠的师生关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尊重、信任、赏识和关爱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乐于并善于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以父母般的博爱情怀接纳他们,成为能够与他们进行心灵碰撞的朋友;要以伯乐的眼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挖掘和培育自身的巨大潜能,实现全面发展;要深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未来发展,成为学生今天学习的合作者,未来发展的引导者。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并转化为信念和行动。
加强人文关怀,疏导学生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仅仅表现为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还应该包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疏通开导。大学生群体由于他们家庭背景、接受教育的环境、受社会影响的程度等方面不同,素质差异较大,总体上说主流是好的,但社会经济成分、收入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如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责任感欠缺、心理素质欠佳等,甚至有些学生因生活、学习、就业压力而产生轻生、校园暴力等行为。对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严格要求,疏通开导。
所谓疏通开导,就是在坚持正确导向、严格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和错误认识,不堵塞言路,不压制打击,耐心引导,说服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青年大学生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以及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只能采取疏导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外,还应该对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关爱。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要帮助他们分析挫折和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温馨的抚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关注,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使他们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承担责任和义务,以一颗博爱之心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我们生存的环境和其他物种,进而使人社会充满和谐友好。
加强人文关怀,激励学生
激励学生就是要善于肯定和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学生看到进步和前进的方向,从而增强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了解学生对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认知状态,把握他们对现实和未来的所思所想,努力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通俗易懂,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使学生和教师一起研究和解决问题。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人文关怀基础上的理论传授、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加强人文关怀,服务学生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和国家分担教育费用,学校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高校应不断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在大学生社会活动、毕业生就业、后勤保障、心理咨询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因此,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就是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变管理为“服务”,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意识,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切实解决好学生的实际问题,要从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加强人文关怀,相信学生
要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要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以利于消除他们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自我管理。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使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常出现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甚至在学生管理中形成比较严重的对立情绪。因此,在学生管理中应逐步推行在学生工作处指导下,以辅导员及班主任为主导的、以学生自治为主体的相对平等的学生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校系学生会、班团干部的作用。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在这种角色转换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需加强人文关怀,与学生进行心灵间的沟通,让学生体会到爱,能够与学生全方位的进行沟通,引导学生更好,更快的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样也就让繁重的学生工作能够做到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李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