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优化体系
-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城乡,医疗卫生,服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9 08:5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前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西部边远乡村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方面仍有一定差距。该文以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针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服务内容,深入探讨其平衡发展的实现路径。
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尤其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平衡发展方案的实现更能帮助社会各界人民享有医疗保障的权利与利益,使落后边远地区人民更好地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带来的温暖。
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医疗卫生事业较大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投入与需求的矛盾日渐突出,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忧患感也越来越大。1978年-2009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从110.2亿元增长到16118.8亿元。但2003年-2009年,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投入仅从831亿元增长到1277亿元,即人均年1213.76元的医疗卫生总费支出中,仅98.23元由国家财政负担。可见,居民个人支出远远超过50%。
另一方面,我们又能看到国家正在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取得了有效的进步。如医务工作者的三年规范化培训,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全国农村地区的医保范围的渐渐扩大,医保额度不断攀升,这种全面开花的现象更是令人欣喜雀跃,使老百姓们获益匪浅的。
但由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导致西部偏远农村地区与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地区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上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尽力缩小农村地区与城市发达地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差距,使两地间的医疗服务水平平衡发展。
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含义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城乡居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权利;二是服务内容,根据国力改善、财政支出增加而不断扩大;三是服务原则与核心理念--以预防为主。其服务特点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具体内涵有筹资均等化、可及性均等化、服务利用均等化、健康均等化四个方面。
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及内容
服务对象包括三大类人群,共有11项服务内容
(1)所有人群
a.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b.开展健康教育宣讲
c.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d.卫生监督协管
(2)特殊人群
a.0~6岁儿童健康管理
b.孕产妇健康管理
c.老年人健康管理
d.中医药健康管理
e.预防接种
(3)患病人群
a.慢性病患者管理
b.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四.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平衡发展的策略一(针对现状)
加大财政投入,调整投入结构,尤其是加大对疾病控制中心的经费投入。宏观上应明确国家、社会、个人的支出比例,切实起到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调控作用。
改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建设。由编办组织、卫生行政部门协调、修订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人员编制和结构标准,并建立适应发展的调整机制。
增加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干预措施,进一步协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和实用技术的研究及其激励、评估、推广机制,加快相关产业发展,逐步快速提高干预措施、生命科学成果在我国GDP中的贡献率,以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建立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机制,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医卫人员的职业培训、资格考评、职称晋升等体制和机制。
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城乡慢性病数据库,适时扩大服务范围。建立有效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站医生增补机制和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加快“乡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程,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水平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在此基础上实施非传染性慢性病综合管理、农民健康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降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漏种率等项目,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所能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对我国城乡、地区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战略性调整。首先要把卫生投入的重点放到农村和西部,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受众面达到最广,努力解决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各种地方病、慢性病、艾滋病、乙肝等的控制力度,确保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受益。其次,努力构建一个符合农村实际的医疗保障服务制度,采取多种办医形式,实行更加开放、优惠的政策和措施。
五.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平衡发展的策略二(针对人群)
针对所有人群:
发挥网络功能,为每位社会成员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档案。从社会成员的出生到死亡,个体成长过程的健康状况、所患疾病等均记录在案,形成网络文件,方便查阅。
对公民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尤其是农村及西部等卫生条件不理想地区的受众人群。使群众了解一些常见病、地域多发病的普遍症状及预防原则,更好地控制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使人民群众拥有健康的体魄。
发挥好社会公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监督协管的权利,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保障。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有权对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发挥监督权利
切实发挥好青少年志愿者的力量,体现青少年的人生价值。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口的老龄化加重了社会的负担,但我们不能对我们的社会老人抛之、弃之,他们是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他们曾经在社会中创造过属于他们的辉煌,我们应对他们倍加珍惜与敬重。
针对特殊人群:
加强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对这三类特殊人群应进行高密度的频繁体检,实行健康动态观察,确保这三类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有所保障。
对学龄期儿童加强预防接种。确保没有一名儿童有漏接现象,对儿童均应有单独的疫苗接种管理体系,实现对易感传染病、常见病的地毯式扫描清除。
加强中医药学的宣传与植物药学的应用,发挥国粹精华。做到预防到位,将各种常见疾病、易感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针对患病人群:
对慢性病患者应加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加强人们对慢性疾病的认识,了解常见慢性病的预防措施,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使尽可能多的人都生活在健康幸福中。
对重度精神病患者应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与治疗措施。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不抛弃、不放弃。对残疾人员的关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指标之一,是社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点内容之一。
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受众面涉及每一名中国公民,从而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缩小东西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全民“病有所医”,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革所带来的利益。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陈雁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