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的调查

  现今水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本小组通过对钱塘江萧山段水流域的实地调研,以公众参与角度出发点进行分析归纳,发现该流域的污染较为严重,仅有部分公众拥有保护水环境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认知,并且几乎所有公众认为自己无法参与或者无需参与水环境污染治理。对此,我们认为政府应该深入探寻其真正原因,加大宣传力度,构建亲民易行的匿名平台,大力支持社会中自发保护水环境组织的活动等。

  ——以钱塘江萧山区流域水环境污染为例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源、农业源、城镇生活源的废水排放量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致使我国水环境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对此相关政府也开始重视,出台各种政策治理污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小组以钱塘江萧山段水环境污染为例,从公众参与角度出发展开实地调查研究。

  流域水环境污染及公众意识的现状

  根据我们调查得知,萧山区部分河段的水环境严重受到污染,有一些重要的外部客观因素:

  萧山段流域部分河段位于长江—钱塘江流域的下流,容易受到上中河段富春江流域和中河段地区郊区工业和轻重工业不同程度的污染,处于活水区域,易受到污染源的影响。

  处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水的流动性较慢,并不能使得污染物迅速扩散,而且自我恢复能力和净化能力弱,河流自净能力的减弱。

  生活用水、工业污水等的注入,使水体出现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严重遭受污染区域,水体发黑,还有垃圾漂浮,几乎看不到生物的生长,甚至河流边上也是寸草不生。

  公众意识现状,根据调查问卷和访问对象中得知:

  公众意识淡薄,22%的民众认为水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部门的工作安排,无关己任,78%的民众认为这个保护工作应该贯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认知,因此这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所在。而在这22%的调查民众中,大部分认为水环境污染主要由工业污染造成,公众本身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因此主要依靠政府的监督与管理。可以看出不少公民还是推卸了自身的责任,把原因归咎与政府或者其他组织,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仍较为淡薄。

  公众对水环境治理关注度不高,数据分析得出约有64%的民众认为自身时不时地会关注生态环保方面的相关新闻和政策,而21.3%难得会关注。针对其中“时不时会关注”的64%公民我们另作讨论和分析,经过询问得知,实质上这部分民众也是在不确定性上进行的答复,生态环保类的新闻和政策基本会在报刊杂志或是其他的新闻当中播出,人们看到这些新闻基本是属于偶然性观看(例如新闻类节目的曝光),数据调查显示并没有多少的公众会去寻找这方面的新闻。

  公众参与度低。通过调查分析,64%的民众想参加到保护水环境水资源一类的活动当中,但是感慨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仅有17%的民众对此类事件并无想法从未想过,以及仅有的19%曾经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可以看出,很多人在日常参与保护方面始终停留在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上确实比较比较少。

  公众较难参与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原因

  面对水环境的污染,在公众方面,许多民众却表现除了冷淡或是事不关己的态度。对此,本小组经过进一步的问卷分析,从公众角度,主要得到三点原因:

  公众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从问卷的调查对象的角度来看,调查的对象基本无专业知识,都是普通的民众,仅有0.01%的调查对象中认为自身具备了相关的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例如,从问卷第五题看来:您在买洗衣粉的过程中是否会考虑其的磷含量多少,90%多的民众选择了没有考虑过,由此可见,公众在这方面的知识处于一种比较欠缺的状态。

  自身的参与和治理能力有限。由于在治理公共问题上存在着人质困境,客观事实告诉我们在处理一些公共的问题中,在个人的利益计算下,往往首先站出来去有所作为的人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在钱塘江水污染的问题上面,一个人的参与往往是杯水车薪,那么就需要我们联合公众来一起努力,但是因为社会各级公众想要聚集起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对于个人,他们在个人的利益上所得的是收益甚至是亏损的。这就深刻的解释了为什么个体公众对于钱塘江水环境治理内心积极而行动观望的态度了。

  公民与政府沟通存在鸿沟。在问卷中的一个问题“村里面打算普及水环境保护措施之前有咨询过大家的意见吗?”有79.17%表示没有。从两个角度分析该结果:1、村里基本没有实施水环境保护措施,导致其询问意见比例较低。2、有关部门并未意识到调动公众积极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意义及重要性。综合来讲,社会公众与环境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是缺乏的。

  结论与建议

  综合我们的调研分析归结出以下四点结论:

  钱塘江萧山段流域水环境情况较差,亟待政府与民众的努力前去治理。

  根据公民本身所有的知识得出大多数公民是专业性低社会性高的公民,公民有心参与却不知道从何做起,在萧山段周边的居民都认为水环境已受到污染,需要我们去保护,可是许多想法都停留在思想上,并没有被操作起来。

  公民与政府之间交流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并不是十分的通畅,很多行动政府并没有联系公众或者是对公众进行知识上的普及,导致双方之间如真空般,无法切实有效的联接双方的力量。

  很多民众认为,网络监督,媒体报道等大规模扩散的渠道,是监督水环境治理的利群之一。

  即使是在民众为主导的环境保护体制下,政府的引导也必须是这项活动的先行者,政府为渠,我们引水。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提出一点建议帮助政府去怎么改变,从而起到引导民众的作用。

  政府加强宣传力度,所谓的宣传并不是足不出户的宣传,立足高校,社区,商场。在各个高校开办宣讲,主题外场,而不是简单地文件下发,直接交给社区等,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知识普及,帮助民众成长为高社会性高专业性的人群。

  匿名平台的构建,短信举报,类似大树网的匿名网站平台构建,当然我们并不是只是需要学术性的官网,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在我们网名日常浏览的网站当中有政府调查的影子,例如在新浪或者地方新闻台开启匿名保护举报平台等。

  更多的支持社会中自发保护水环境组织的活动,尽可能给一些关于实质性的支持,当然不仅仅是指资金,更多是他们活动审批上面的精简或者行动上的指导。例如,派出水环境治理专家前去知道民众的公益活动。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陈浩 孔维焜 王丽凤 陆淑莲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