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预算管理被许多企业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为确保企业实现财务目标,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财务风险,增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企业预算还存在诸多失灵现象,如严重超预算,有些事因没预算被推迟甚至取消,或预算不足难以有效开展,或年底“突击花钱”,或预算执行力较弱等。种种问题值得关注。心理学中有个“破窗效应”,指的是一幢房子,如果有一扇窗户被打破,不及时修好,很快其它窗户也会被打破;如果一条人行道有纸屑而没有及时清扫,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人们会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从“破窗效应”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因为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窗户的玻璃”。
“破窗理论”在防止预算失灵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为了防止“破窗现象”的发生,企业在营造良好的预算管理大环境基础上,应当及时修补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严惩第一个“打破窗户”的人,真正做到无“破窗”之忧。企业在建立严谨、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的同时,对于触犯制度的原则性问题应绝不姑息、纵容,一定要“小题大做”,及时处理,保持预算制度的刚性。这是防止预算失灵,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执行力的重要基础保障。比如,财务部门作为最后的把关控制点,对一般业务,如果没有预算则拒绝该项目入账。即使月预算指标有结余,也应该拒绝该项目的入账。只有这样,业务部门才会真正意识到预算刚性。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果在刚开始时对一些违反制度的行为视而不见,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就会使员工类似的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预算制度弱化,员工对于刚性制度变得淡漠起来,企业的预算制度就会成为摆设。所以,找出并严惩第一个“打破窗户”的人非常重要,要从根本上触动第一个破窗者的切身利益,坚决维护预算制度的严肃性。如若不然,在这种“环境的暗示和诱导下”,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人违章运作,致使预算制度尤如“稻草人”。在考核上,执行刚性考核评价制度,不折不扣地对预算的执行加以考核和评价,是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的控制和约束力,防止预算失灵的可靠保证。当然,刚性预算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但必须经过规定的程序或法定的授权。预算的确定程序是刚性的,调整程序也应是刚性的。
出现了第一扇“预算失灵”破窗后,企业应该积极找出预算失灵这栋“大厦”第一扇窗户玻璃被打破的缘由,并及时扎紧预算制度篱笆,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第二扇、第三扇玻璃相继遭到破坏。为解决预算失灵存在的潜在问题,首先,应健全和完善相应的预算组织机构,严格明晰和确定各自的权限空间,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执行机制,使预算决策、执行与结果考核得到协调统一。为了强化企业预算的执行力,应对管理松散、职责不明、执行不力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管理者要明白,员工是企业的最基本单位,破窗的也是员工,只有员工的预算执行能力得到了提升,才能够增强整个企业的预算执行力,才能防止“破窗现象”的发生。其次,需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及时总结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预算得到有力的执行,不仅能够及时修补好预算失灵的第一扇破窗,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第一块玻璃被打破。即便第一块玻璃被打破了,也能保证及时得到修补,从而避免第二块玻璃被打破。因此,必须完善预算执行制度,使“窗户”无懈可击。
除了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外,应从企业文化观念上加强“破窗效应”的预防,应该坚持“小事同样不可忽视”的观念,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观念上及时修补好第一扇破窗,对于整体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提高企业的预算执行力,同样需要在企业内部构造一种防预算失灵的执行文化,在无形中影响每个员工执行预算的态度。企业要营造好的预算执行文化,以人为中心,培养员工自觉执行预算的责任意识,形成一种内化的动力机制,以达到预算执行的最高境界。
文 周德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