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初中学生进行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研究浅论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知人论世,诵读,意象
  • 发布时间:2014-12-03 08:16

  〔摘要〕中华民族是诗歌的国度,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历史悠长,情韵动人,内涵深刻。而悟诗意、感诗情、品诗语是中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素养,本文以此为中心,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将从四个方面浅谈初中阶段古典诗歌的赏析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知人论世 诵读 意象 佳句

  中国诗歌的历史,仅从《诗经》算起,就有三千多年了,她悠长的历史,动人的情韵,深刻的内涵,凝聚了中华文字最美妙的精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伟大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无价宝库。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现状并不乐观,我曾在自己所带班级中做过相关的调查,对于文学作品,喜欢小说的占十之八九,喜欢诗歌的寥寥无几,探究不喜欢的原因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古典诗歌艰涩难懂,那么,诗歌不受学生青睐的原因就仅仅因为诗歌艰涩难懂吗?

  其实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有两方面影响最大,一是古典诗歌距离我们的年代久远,诗歌当中有很多描写的内容在今天的现代生活已不复存在,失去了鲜活的真实体验,导致学生理解困难,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二是现代生活精彩纷呈,影像录音制品泛滥,导致现代人过分追求感官享受,很少有人去看纸质的书籍,更何况赏析诗歌呢?既然现实无法改变,我们教师就应该从实际出发,采用适合的方法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学会赏析古典诗歌。况且,《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古典诗歌提出的标准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按照《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学生鉴赏古典诗歌应该具备的素养是:

  1 知人论世,发挥想象

  看到一首诗歌,在赏析时无从下手,我们有必要先从它的题目、作者下手分析,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即深入研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从而发挥自己合理的想象进行分析。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加之自己平时的积累,很容易就能找到诗歌分析的切入点。如杜甫的诗作,如标有作于公元757 年那就是告诉你这首诗是写于安史之乱(公元755~763 年)期间,那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动乱中的忧国忧民,从而上升到爱国思想及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如白居易的诗作中如出现江州字眼,就可以肯定是白居易被贬至江州司马期间所作。由此联想,不难发现孤独郁闷的情感以及怀才不遇的思想。这样看起来虽然方便省事,但却不是对所有诗歌通用的,毕竟初中阶段学生积累的知识有限,它只能针对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作者而言,对于比较陌生的作者,学生也就望而却步了。

  2 反复诵读,其义自见

  古典诗歌诗句工整对仗,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其独特的音韵美是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径。然而,现在的学生并不重视古典诗歌的诵读,很多学生诵读古诗词不讲音律,不求押韵,声音拖沓、乏力,毫无美感可言,不少学生还误以为声情并茂的朗读是矫情的行为。

  其实,多诵读有一个更为直接的作用就是有助于理解诗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此道用于读诗也是一样,反复诵读,其义自见。

  其中,一些诗歌只要一读,诗意立见分晓,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意明白晓畅,语言简单朴素,诵读之后,诗人的思乡之情如临其境感染我们;有些诗歌则是一定要多读才能深感其义,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格》,篇幅不短,词藻艰深,气势磅礴,若不多读,难以融进作品,体味诗意,若能多读,必有所获。

  3 探究文本,解读意象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学生理解诗歌的一个难点。意象在古典诗歌研究中是一个大课题,其涉及的外延广,蕴藏的内涵深,因此,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能把对意象的理解提得太高,但正确的理解意象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积累,明白古典诗歌中意象运用的一些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同类的诗歌,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如古典诗歌中的“月”,古人在传统的审美中,月代表思念,望月怀远的作品不胜枚举,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雁”代表思归,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里就不便一一列举了。探究文本,解读意象,通过文化领悟来理解诗歌作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入地把握作品的意蕴,正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4 妙语佳句,千古流芳

  经典的例子莫过于韩愈所写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胜”字,不仅写出春回大地,春草蓬发的勃勃生机,更能表现诗人对大自然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又如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字,让人在自然、率真的意境中感受到诗人辞官退隐,归依山林的淡然恬静,正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难怪留下了贾岛“推敲”二字盛誉满天下的典故。

  诗歌能流芳百世,她的生命力还源自于诗中的千古名句,在调查中,让学生写出自己最欣赏或最喜欢的诗句,所写的都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这些流传千古经久不衰的好诗句,经得起历史的推敲,时间的洗礼,都是深受历代中国人喜欢的诗句,因此,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好好的来诵读这些传世经典,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再者说,这也是学生面临中考古诗文默写时高效的捷径所选。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错的,腹有诗书的人自然心胸开阔,情趣高雅。因此,提高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水平不仅是每个教师的工作,更是一份责任。所以,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陈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