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图形的认识”教学策略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数学,教学
  • 发布时间:2014-12-03 09:13

  〔摘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空间观念 图形 观察 表象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要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法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的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正是由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及其变幻,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小学阶段学好“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尤为重要。

  一年级的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是新课标教材中新增的。这一内容的增加,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丰富了,但也更难教了。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对这部分新增内容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供同行参考。

  1 明确教学要求

  小学的几何初步知识教学,既要“使学生理解、掌握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为此,教学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对图形的认识属于直观认识,不应也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萌发抽象的逻辑思维。教学时应举出大量学生熟悉的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反复观察,从实物教具中引出几何图形。如长方形的认识,先出示贺卡、课本、名片等实物,引导他们观察这些实物的表面有什么特点。再应用课件出示画有国旗、黑板、课桌、信封等实物的图片进行教学,从而抽象出长方形。如果没有多媒体设备,也以用粉笔在黑板上沿着实物(如课本)表面的边画出图形。这时,实物没有了,只剩下实物表面的外形。在低年级教学时不宜使用三角板在黑板上画长方形,更不能使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圆。因为这些画法对低年级学生太抽象,是难于理解和接受的。

  第二,认识的是图形,不是实物的形状。教学时,应该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所学几何图形的表象,而不是形成实物形状的表象。

  2 丰富感知材料

  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眼、耳、鼻、舌、身,它的某些属性在大脑中产生的反应,叫做感知。教学时感知的材料应尽可能的典型、丰富、感知的方法应尽可能的变化多样。观察是最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教学时,应把教材上的实物图片投影出来,这些图片对学生认识几何图形有好处。教材中的图片往往不够丰富,教学时可从实际出发适当增补。尤其是要增补一些实物供学生看看,摸摸,增加感性认识。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可以拿出细而长的小木棍,小而粗的包装盒,易拉罐等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学具,让他们动手摸一摸。

  动手操作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比“眼看”、“耳听”都深刻的多,因为动手操作时要用耳朵听老师提出来的操作要求,眼手都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操作后再用口说出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感受。这样,眼、耳、手、口在大脑的支配下共同参与学习,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中一般不安排动手操作的内容,这就要求执教的老师结合校本资源安排了。

  有许多事物学生都非常熟悉,对于这类事物老师在画图或拿实物就显得多余,只需用形象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想象。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回忆砖头、木箱、鞋盒等事物的形状,还何以让学生说说眼前看不到的实物,如家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这种方法应用的适当,能大大减少备课时准备教具的困难,节省讲课时间,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表象。

  3 初步形成表象

  听到图形的名称,眼前有没有相应的实物或图形,在大脑中浮现图形的表象,就可以说初步形成了这个图形的表象。形成实物形状的表象比较容易,形成图形的表象比较困难。学生只形成实物或实物图形的表象没有达到教学要求,只有形成图形的表象才达到教学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形成所学图形的表象。

  “闭上眼睛想一想”是教学中教师必须使用的办法。教学时,一般的都比较重视观察、操作等方法的使用,对于学生是否形成表象往往重视不够。观察、操作只是感知,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时,大脑中才产生反映,如果客观事物不在眼前,头脑中什么事物也没留下,就无法形成对图形的认识,通过教学,应该在反复多次的感知之后,在头脑中留下图形的印象。为了做到这一点,感知活动之后,一定要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留下图形的形状。如果浮现出来很模糊或者浮现不出来,就让学生再观察后操作,直到浮现出所学图形的形象为止。

  “描空”是表象外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对所学图形是否真的形成了表象,可以靠口头提问进行考查,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差,往往说不清楚。使用“描空”的方法,能比较容易的把学生头脑中的浮现的形象外化。

  “图形的认识”是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开始,教得好会使学生喜欢学习几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根据新课本的要求,正确使用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9+13

  2 一年级教师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28+54

  3 一年级数学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18+23

  王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