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科分层次教学初探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职业高中,语文,教学
  • 发布时间:2014-12-03 09:24

  〔摘要〕本文考察职业高中的学生个体差异,从因材施教的角度论述了分层教学模式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和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 语文 分层次 教学

  1 问题的提出

  学生语文素质普遍较低,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首要源于生源的综合素质。学生生源大多来自初中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心理受挫折的这一类学生。在客观上,中职生在入学时学习成绩普遍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有许多学生小学、初中阶段没有打好语文基础,知识面狭窄,理解和想象能力都十分有限,他们对学习语文是既无基础又无兴趣。不仅如此,一些中职生及其家长主观上也有轻视语文学习的倾向,他们认为既然选择了职业学校,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语文没有多大用处。

  其次则是中职教学本身存在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读,不能针对学生差异来教学,“填鸭式”成为课堂传统教学的组织方式。究其原因:一是长久以来教师们对这种方式的操作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二是中职生客观存在的学情现实,让大部分老师们认为在教学中只能通过不断传授的方式,才能让“底子这么薄”的学生学到知识!但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很差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重了!逃课现象更普遍了!面对这样的生源实际情况,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不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 语文科分层次教学的前提

  2.1 教育观: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学好语文,能够促进中职生学好各科知识,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职业技能,还能帮助他们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的职业素质,这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加强语文教学。

  2.2 学生观:承认学生有差异,但要真正从内心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聪明的、可教育的!比起升入普高、重高的学生来,在学习的习惯、能力、成效等等各方面都是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但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潜能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水平远远不是目前单一的学业成绩所表现的这么糟糕!所以,教师要确立一个观念: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良好的发展。

  2.3 质量观:社会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各种人才都有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应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在于与不同的学校进行盲目攀比,而主要是看在对本校学生的教育教学上是否有进步,学生自身是否取得进步,是否有所发展。这是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在考虑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如何科学评价教育质量时的一个基本标准。

  2.4 课程观:科学设置课程模式。从分析学生兴趣与爱好,能力个性、岗位职业能力以及学业继续深造等方面入手,制定课程模块:学生继续深造,进入高职高专的,设置一个课程模块;为适应将来岗位能力的技能需求设置另一课程模块;第三方面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的发展需要设置又一课程模块。

  3 语文科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3.1 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过程。我们把成绩和个性指标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次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中,学生学习特性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会有很大改善,所以说分层教学是目标教学的重要手段。分层教学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

  3.2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过程。

  3.2.1 区别不同需求,科学分流学生。鉴于中职生存在升学与就业的不同需要,学校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流,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进行分流时,首先要将要升学与不升学的学生进行大类分流;其次,还要对两大类学生分别进行专业分流。笔者认为,大类分流宜早不宜迟,最好在入学时进行。这样既可让那些要升学的学生及早明确升学目标,并接受较高要求的教学,也能让不升学的学生不致因学习要求过高而无所适从,同时他们还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至于专业分流,不升学的学生宜在入学时就进行,较早确定专业方向,他们则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为就业做准备;要升学的学生则应在较晚的时候(如一学年后)进行,有利于进行专业定向,打下更扎实的文化课基础。

  3.2.2 区分教学内容,实施差别教学。语文是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中职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在强调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当今社会,中职语文教学更应强调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①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用学生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②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③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

  3.2.3 区分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对于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语文教学的评价由平时语文实践活动及各类语文测试组成,采用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可在教学进程中进行,其方式可多样,课内外作业、课堂回答、课堂纪律、朗诵表演、课本剧表演、知识竞赛等等。建立学生成绩档案,逐期进行考核。而对于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可以结合终结性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尊重个性差异,关注学习过程,激励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戴尔·卡内基.一本行动的书——人性的弱点全集

  张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