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整合———“语文为体,他科为用”的教学探索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语文,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2-13 12:49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科渗透,整合各人文学科的教学资源,规范解题思路和思维方法,彰显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语文课程的特点,开展“语文为体,他科为用”教学探索。以政治、历史、地理等三门人文学科为渗透的方向,从学科知识、解题能力、思维能力三个维度加以整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人文学科;学科渗透;三维整合

  1 问题的提出

  “语文包罗万象,渗透于一切学科教学中。”《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不是孤岛,它与兄弟学科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以语文为核心,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整合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内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阅读与思考的能力,建立健全的思维模式。

  当下的学科渗透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以语文学科为例):一是渗透方向片面化,多向德育、美育渗透,缺少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二是渗透内容单一化,多是纯知识点的渗透,忽略了能力和思维的渗透;三是“泛语文化”现象存在,语文课被演绎成“思想教育课”或“历史评述课”,语文的主体性完全缺失。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提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整合,必须是以语文为研究的起点和终点,语文的主体性地位绝不可动摇。

  2 整合的实践

  笔者尝试从知识、技能、思维三个维度对语文、历史、政治、地理这四门人文学科进行整合,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彰显知识、技能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及其价值。

  2.1 知识的整合。

  (1)教材知识的整合。

  《拿来主义》是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专题中的第一篇课文,是鲁迅先生谈对于传统文化应持的态度,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了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的继承”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其中也谈到了“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一味地回归是不对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即便是精华,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两者结合,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拿来主义》一文主旨,更有助于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有了科学辨证的观点。(语文———政治)又如笔者在讲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就有学生对“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提出质疑,认为“八月”(阳历9月)怎么可能“飞雪”呢?笔者及时引了地理学科中的“气候差异”来加以说明:北方冬季风来得早,冬长夏短,“八月”北方就处于冬季风的控制下,而“飞雪”显然是一次快行冷风过境形成的天气特征。这样的解释,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使学生体会到诗歌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效果很好。(语文———地理)

  (2)考试题型的整合。

  近几年各省高考的语文卷和文综卷中存在大量相似乃至相同题型,笔者将之加以整合:

  图表题———如(语文)2011年山东卷第16题、湖北卷第21题等;如(政治)2011年全国卷文综第21题、2010年福建卷第28题等;如(历史)2010年新课标文综卷第27题,2009年新课标文综卷第31题等。

  材料题———如(语文)2011年江西卷第21题,北京卷第20题,四川卷第18题等。如(政治)2011年浙江卷第41题第(3)问,全国卷第38题第(1)问等;如(历史)2011年浙江卷第38题、2011年新课标文综卷第24题。

  探究题———如(语文)2011年北京卷第19题,湖南卷第18题,天津卷第20题等。如(政治)2010年山东卷的第28题第(2)问“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常识,谈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如(地理)2011年北京卷第3题,2010年新课标文综卷第36题第(3)问等。

  2.2 技能的整合。

  既然题型相近,我们就可以通过整合这些题目的解题技能,来指导语文学科中此类题型的解答,提高解题的有效性与准确性。笔者着重就政治学科的材料论述题和语文学科的材料作文举例,进行分析。

  如(政治)2010天津卷第13题(原题略),给考生两则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述我国应该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解答此题,要分四步:①审清题意;②逐句分析材料,抓关键词句,明思考方向。材料一“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材料二“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③根据题目要求和材料要点,联系所学知识原理,根据题意,考察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④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笔者按图索骥,试着用此法来分析语文2011年天津卷的材料作文:

  (第25题)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解题思路:第一步,整体阅读,了解材料内容,审清题意;第二步,逐句分析材料,抓关键词句,明思考方向。“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明示了考生应该由“镜”的某些特点展开联想,将目光延伸到现实生活,写出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与思考。“远方”,“多样的自己”,“美丽的彩虹”,“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明示考生镜子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应该成为文章的主要方面;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和材料要点,联系哲学原理。题目要求“至少选择两种镜”,,那么考生在选择时要考虑它们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如“望远”与“显微”,就涉及远与近、大与小、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的关系。充分运用所学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哲学原理进行写作。第四步,组织写作,注意结合材料。

  这样的一篇考场作文,由于准确的审题,大方向把握精准,运用哲学原理使文章立意深邃,如考生的表达流畅、书写美观,想不拿高分也难。可见,以政治学科之“石”来攻语文学科之“玉”,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2.3 思维的整合。

  知识、能力、思维是学科的三大要素,而思维则是其中的精髓与灵魂。人文学科在各自的学科思维上有很大的交集,这为思维的整合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行性。

  比如,在地理学科中,特别强调思维的广度,即全面地思考。具体表现为在认识和评价地理事物或现象时能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既要抓住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一般特征或主要因素,又不能忽略特殊性或次要因素。而同样的学科思维在语文学科中也很突出,从诗歌鉴赏,到现代文阅读、到作文写作,都强调思维的广度,要全面地思考。但学生往往不够重视,造成思维片面化、简单化,在实际的答题过程中失分颇多。

  又如,历史学科一直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求学生“能根据或选择一定的历史材料,独立地提出某种适当的观点,并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作出较为完整的论证”。它强调思维的逻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考问题时,判断和推理过程条理清晰,严格遵循逻辑规则;二是论证或说理时,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字表述既不拖泥带水,又不丢三落四。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逻辑性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回答问题,或顾此失彼,或东拉西扯,或有头无尾。写作时,很多作文主题不稳、中心不明、构思不周、思路不清、衔接不紧、照应不密。上述种种现象都是由于学生思维逻辑的不紧密造成的。

  再如,地理学科中的图表题,要求学生通过图表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历史、政治学科中的材料题,要我们通过材料的解读才来揭示本质。考察的都是思维的深度,即能由表及里、深入地思考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处处强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散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的表层,深入挖掘作家潜在的情感,如《江南的冬景》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背后是郁达夫对故园的眷恋与热爱;小说教学,学生总是流连于情节,教师要带领他们通过人物分析、环境描写、情节刻画,挖掘小说隐藏的价值,《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对战争意义的叩问,《山羊兹拉特》中人类对动物、对自身的救赎;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学生习作之所以“假、大、空”,说到底还是缺少了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入思考,如201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不少考生就不能从“文化反哺”“角色”“转换”等要素进行“深度”琢磨,狭隘“角色”的定义,认为转换就是变性和整容。思维的肤浅导致了文章的浅薄。

  3 理性的认识

  理性地看待“语文为体,他科为用”的语文教学模式,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3.1 加强学科间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增加语文课堂容量。

  笔者认为,理想的语文课,一方面应在确立“语文主体性”的前提下,大胆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将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力引向课外。前者能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技能的理解,继而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

  3.2 整合同一题型的解题能力,规范答题思路。

  各学科间的壁垒森严、泾渭分明使得学生捉襟见肘,苦不堪言。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师生通力合作,对各人文学科中同题型的解题技能加以整合,总结出一套清晰、全面、有效的解题方法,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之,并能以此破解其他人文学科的难题。打造这样一把“万能钥匙”,无疑是学生最为期待的,这也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学科特点。

  3.3 养成自觉的语文思维习惯,增强语文思维能力。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础。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如何整合人文学科共同的思维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时日一久,学生会因为掌握了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方法二逐步养成自觉的思维习惯,使自己的思维与精神得到发展,进而促进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这便是“人文性”的核心意义之一。

  【参考文献】

  [1]刘书梅《大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02

  [2]罗秋官《基于地理思维品质培养的设问策略》———《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07

  [3]李松林、杨静《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整合教学研究》———《中小学教育》2011.05

  廖福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