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定额中准备结束时间的内容及界限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劳动定额,机械基础
  • 发布时间:2015-02-13 13:01

  【摘要】劳动定额标准是企业管理及劳动工资结算的重要基础。劳动定额标准由很多分类时间构成,但有些时间因素内容及形式上非常相近,若不认真加以研究、鉴别,会在劳资双方的认识上产生误区,有可能损害到劳动者的积极性。本文只针对劳动定额标准中某些时间因素进行讨论,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定额标准中的内涵。

  【关键词】机械基础;定额;准备结束时间

  我们的一些学生到不同的工厂实习回来后,问到:劳动定额是怎样定出来的?为什么一个工厂跟另一个工厂的说法都不一样?这时我们突然想起,在教学《模具制造工艺学》中是有一个章节是说到劳动定额问题的,但却只有一、二页内容,涉及课时问题,确实没法细讲明白。然而劳动定额是工厂安排生产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也是让职工积极、自觉从事生产劳动、调动他们聪明才智,促进工人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关系到劳资双方的利益与盾矛。学生搞不清劳动定额的构成,必定将来到工厂工作后没有条件与老板就劳动及劳动报酬问题进行沟通,也不清楚从何处着手来挖掘自己劳动潜能。为了让学生对劳动定额有更清醒的认识,解开他们的困惑,将来能够轻松自如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我感觉有必要自行增加几节课时,将劳动定额中一些问题仔细说明一下。

  1 劳动时间定额的构成

  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工作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或从事一项工作所消耗的综合时间单位。合理、科学的劳动定额,必定是用科学的衡量手段制定出来的。

  劳动定额时间标准是由准备时间、机加工时间、直接辅助时间、环境布置时间、生理需求时间及结束时间多部分组成。然而占主要成份的机动时间是直接改变加工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其可根据工作程序或加工工艺规定的切削用量、质量要求很方便、直观地通过计算或实际检测确定。但其它时间是为机加工时间服务的,应归类于辅助时间。而直接辅助时间基本上是与机加工时间一对一的消耗时间,即一份机加工时间同时消耗一份装卸工件、开停机器、调整加工和测量工件所消耗的辅助时间。也容易理解和测定出来。但其它时间属于分摊时间,要界定清晰,还得分开讲释。

  准备时间与结束时间是界定的难点,在劳动定额时间中占的份额少,一般不太引人重视,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主要说明一下准备时间与结束时间的内容与界定。

  2 准备、结束时间的内容

  准备时间与机加工时间是邻居,必定有相互联系的部份。但准备时间在不同的劳动定额资料中可能有不同的划分和表述,但都不能说它们不规范、不标准,关键是能将所有的劳动时间因素都包含在劳动时间定额中,让劳资双方都能够讲得清、接受得了。

  在讲清准备时间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一段机械加工的生产过程:

  (1)接受生产指令;(2)看、分析指令;(3)根据指令借图纸、工艺;(4)抄写、简绘及熟悉本机台图纸工艺;(5)领取、清点产品毛坯(或原材料);(6)根据图纸工艺借用通用及专用量具、夹具、工具;(7)对照图纸工艺思考加工方法;(8)检查、收拾机床;(9)安装、调整、修整夹具;(10)上料、找正装夹位置;(11)磨刀、检测刀具;(12)安装、校准刀具;(13)试加工;(14)产品卸料、自检;(15)移送、等待首件检查;(16)正常上料、加工操作、测量(可能多次)、卸料;(17)批次加工完成,通知检查验收;(18)等待检验及核对结果;(19)收拾工装、养护机床;(20)填写设备状况、加工质量、数量、问题提出及处理建议报告或工票;(21)将报告(工票)报调度员签单确认;(22)归还图纸工艺;(23)归还专用及通用工、量、夹具;(24)与其它工友交流加工体会及改进措施,以便今后不断加工水平。

  以上所列24道加工作业内容中,1~10项是机台进行批量产品加工前必须要做的工作,并且在一批产品加工中只出现过一次,这部份消耗的时间则统称为加工准备时间。而11~15以及19项则是在批量加工中可能多次出现或每天班前班后要做的加工辅助时间则归类为布置工作地时间。但是17~18、20~24项则是一批工件加工完毕后必须要做的工作,而且也是在加工中只出现一次。这部份消耗的时间则统称为加工结束时间。

  在劳动定额制定标准过程中,只出现一次性的时间和重复性出现的时间区分开来研究、计算是科学、合理的,也有利于我们认清时间划定的界限。而准备、结束时间在一批产品加工过程之中只出现一次,故在加工时间分类上统称为准备结束时间。但是有些时间节点却容易让人费解它的属类。

  3 几个时间节点的分析

  3.1 磨刀、装刀时间是否可计入准备结束时间?

  磨刀、装刀确实是在机加工开始之前就要准备的内容,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刀具耐用度明显提高,有时一次装夹刀具,就能加工完成批量产品。但很难设想,在工件未找正夹紧之前,一个操作师傅会先把刀具磨好装上。调整刀具大多数都是发生在生产加工过程之中,随机性很强,没在哪位加工师傅敢于保证在加工过程中不必更换或修磨刀具的。所以刃磨刀具、装刀调整应列入多次重复时间对待,并列入辅助加工时间中的布置工作地时间处理。一般在制定其消耗时间标准时,以刀具的平均或标称耐用度参考计算,当然也有简单地统一在布置工作地时间确定范畴中处置。如果你加工技术水平高,减少加工时调整刀具的次数,那你的生产效率就会超出既定标准,收入自然步步高升。

  3.2 调整机床是否属于准备结束时间?

  调整机床是指对机床的转速及走刀量、角度、运动付等的调整,加工之前调整机床也会出现、但一般而言应确定为粗调,实质的调整应发生在工件加工过程中,根据加工效果情况适时调整。当然也存在一次调好机床,就能方便地加工一批产品的现象,特别是加工简单结构的产品。正是如此才每每给我们一个错觉,殊不知大多数情况下,一次机床调整是完成不了批量加工的。特别是加工结构复杂的产品或老旧的加工机床。我就不信,加工中传动皮带飞出来了,还说等加工完这批产品再调整。所以调整机床时间也应计入布置工作地时间范畴中处置。

  3.3 机床收拾时间属于什么时间?

  机床收拾时间是指班前、班后以及班中整理、维护、清理、调整设备以及使用的工、量、夹具消耗的时间。维护随机性很强,每次工作强度也不尽相同,不能说出现小故障等到下班再说,并且是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机床收拾是每天都要进行的工作,而不是每批次才进行一次,故其也应计入加工时间中的布置工作地时间之中,而不是准备结束时间。

  3.4 准备与结束时间为什么不分开计算?

  准备时间在劳动定额标准中的界限为一批零件加工之前的只有一次出现的工作时间;结束时间则是最后一个零件加工完成之后的也只有一次出现的工件时间。准备和结束时间内容上、性质上基本是不变的。根据零件加工对象,虽有难易,但其内容是可以统一起来考虑的。这样有利于简化劳动定额的内容。

  劳动定额是一门学科,就中职学生而言,虽不强求让其过细学习,但一定要了解其组成内容和涵义。劳动定额标准中还包含有其它时间成份,而这里讲释的只是学生提出的以及容易混摇的劳动时间问题。进行认真分析、解惑,有利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知道如何去争取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益和劳动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模具制造工艺学》李云程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08541-6)

  冼伟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