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国情 放眼世界——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国情教育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国情,思想品德,教育
  • 发布时间:2015-02-13 13:55

  思想品德课标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这一主题内容主要是围绕立足国情国策,放眼世界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学会理性爱国,在全面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了解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基本国策,并学会用国际视野认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⑴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⑵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⑶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⑷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⑸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⑺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⑻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社会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我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1 运用辩证的观点,加强国情教育实效

  我国国情优势与劣势并存,在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时要正确对待。教师必须运用辩证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充分挖掘国情优势(如疆域辽阔、物产丰富、气候多样、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对国情劣势(如人均资源量少、人口素质差、自然灾害频繁、东西地区差异显著等)不能采取回避态度,要实事求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讲清、说明,使学生产生对国家问题的忧虑感,培养学生投身于祖国建设的志向和解决问题的责任心。

  例如: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人多地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人均耕地面积也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而且地区分布不平衡———“北多南少”。水土资源配合严重不协调,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我国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解决华北和西北的缺水问题。当然,也不能过分渲染国情劣势,使人们丧失信心,而应该实事求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实效,达到教育的目的。

  2 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国情教育形式

  开展课外活动是进行国情教育的有效形式。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环境,资源及相关政策的调查,参加一些社会宣传活动,组织国情知识竞赛,办手抄报、墙报,组织讨论争辩,召开主题班会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结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宣传活动,让学生在准备宣传材料、进行公众宣传中接受教育。

  3 从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方面进行国情教育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对的严峻的人口形势,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警示我们,如果我国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而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我们将失去生存的空间。据此,党和国家制定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又将节约资源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只有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实现;只有实施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有共和国美好的明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通过国情教育,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 关注热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爱国情怀的培养不要流于空洞的说教,而要从现实出发,让学生去了解当前的国情,情感不是靠老师“激”的,我们要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来,情感就会不“激”而“发”。“神九”上天了,我们可以把相关视频给学生做一些播放,学生的报国之志、爱国情怀、远大理想自然会得到激发、培养和树立,这远比告诉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要树立远大理想”等一些空洞的说教要强百倍。

  并且,我觉得,关于“神九”上天的视频最好是当天播放才好,教育意义会更好一些。为什么非要等到我们讲“树立远大理想”一课时才播放呢。我们的教育,贵在“实效”。我们何以把“黄岩岛”问题公开给学生一些资料和视频吗?可以给所有学生,而不是面对中考的学生。这么做是干嘛?原因自不必解释了。

  5 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国情教育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国情教育只有将它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国情中的长短差距,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才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邹忠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