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传递 健康成长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爱心,教育,健康
  • 发布时间:2015-02-13 15:06

  【摘要】新课改呼唤有亲和力的老师,呼唤有爱心的孩子!因此本着爱心教育的原则,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注重日常生活渗透爱心教育。注重各种资源开展爱心教育。注重丰富活动升华爱心教育。

  【关键词】爱心;健康;成长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是呀,新课改呼唤有亲和力的老师,呼唤有爱心的孩子!爱心教育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会苏醒;爱心教育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融化。然而,爱就发生在不经意间。

  1 注重日常生活渗透爱心教育

  老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孩子的尊敬和信任,因此要做一个亲和力的教师,必须从细微处做起,从日常教育活动中做起,从小做起。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孩子深切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信任他,支持他。

  1.1 随机渗透。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时时有教育,随时渗透爱的教育无时不有,无所不在。如哪位小朋友摔倒了,哪位小朋友的鞋带开了,哪位小朋友抢了别人的玩具等等,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老师就要紧紧抓住这些渗透机会,适时地加以引导,及时教育幼儿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记得欣欣刚来幼儿园时,对老师和小朋友抱有敌意。她不愿意让人碰,一不高兴就尖叫,很不适应新的集体生活。本着爱心教育,除了精心照顾她的生活以外,还用亲切的语言。轻柔的动作等方式去接近她。爱她,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其他幼儿,使得小朋友们逐渐接纳她,喜欢她,乐意和她交朋友。在她能够初步接受老师和同伴后,我们开始有计划地引导她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如针对她午睡时不会一个人睡,高兴时就唱,不高兴了就发出各种怪叫,听到远处传来的汽车鸣笛声就下床,睡醒后把别人弄醒等情况,我们进行分阶段培养,让她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经过努力,她初步融入了集体,在遵守活动。午睡常规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性格变化最为突出。现在的她已经乐意来幼儿园,乐意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乐意和小朋友一起念儿歌,讲故事。不高兴时的尖叫声也基本消失了,这一切都源自于爱的教育。

  我们还及时抓住幼儿之间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每天午睡前后的穿脱衣服是一大困难,如果每个小朋友都要老师来帮助完成,那少说也要半小时。一天午睡起床发现晨晨小朋友穿完了衣服正在帮助舟舟小朋友,就及时抓住闪光点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关心别人,互相帮助,并评选晨晨为爱心小使者,戴上爱心皇冠。在榜样的激励下班上的“小帮手”渐渐变多了,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能干了,午睡时候穿脱衣服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还有一点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

  如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一句“对不起”都不说,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这样怎么能交到朋友呢?有的幼儿比较的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一起说笑游戏。因此有时候我会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主动去关心、帮助别人,主动邀请胆小的幼儿参加游戏,逐渐使幼儿之间形成彼此关心。帮助的友爱关系,我也经常带着胆小的孩子参与到角色游戏中去,慢慢地幼儿的胆子大了起来,不再害怕交往了。

  1.2 创设环境。

  《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我们每班都创设了植物角和动物角,幼儿在植物角里种植了葱、蒜、小麦、玉米以及各种花草。并担负起为这些植物浇水,施肥,捉虫等护理工作。在动物角里饲养小鸡、乌龟、小蝌蚪、金鱼等小动物,同样也担负起喂食、换水、清理等饲养工作。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热爱动植物,关爱生命的良好情感,这种情感在照料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充满了好奇和责任感,我相信这些小生命在孩子们的悉心照料下,一定会健康茁壮的成长。

  2 注重各种资源开展爱心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

  2.1 以游戏活动为载体。

  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实现角色转换,易习得该角色的行为。为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比如在娃娃家,小商店,小医院的角色游戏中,让孩子接待,让座,倒茶,启示幼儿排队买东西,遵守公共秩序,并会用礼貌语言“请”、“谢谢”等,来与管理员、售货员交往。“老人”“乘坐”“汽车”,上下车要有人搀扶,上车后受到让座的礼遇;“爸爸”、“妈妈”要关心“孩子”,“孩子”要尊重、体贴“爸爸”、“妈妈”;“医院”的“医务人员”要关心、体谅、同情、照顾病人等等。孩子们还不断地交换角色重复进行游戏,礼貌行为得到了良好的练习。为了使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幼儿真正养成习惯,我指导幼儿将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要求迁移到晨间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鼓励他们时时刻刻这样做,渐渐地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2.2 利用社会煤体。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孩子们也从电视上看到了有关事件的诸多报道,因此自然灾难一时成了孩子们每天入园后晨间谈话的话题之一。于是,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引导幼儿讲述灾难发生以后世界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救助灾民,奉献爱心的感人场面和感人故事。通过讲述,激发了孩子强烈的同情心和爱心,使幼儿初步感受到了灾难面前那种团结互助,关爱他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真情。在谈话中,进一步培养他们心存感激,关爱他人,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美好情感。

  2.3 结合艺术作品。

  幼儿的思维形象具体,用抽象的概念往往难以接受,而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班级内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像童话剧《水果屋》、故事《七色花》、歌曲《好妈妈》、中华美德故事《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艺术作品都蕴含着美好情操的主题,给人以爱的思考,给人快乐。

  如故事《七色花》的小女孩珍妮在得到神奇的七色花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将六片花瓣一一扔出去,却没得到快乐。而最后扔出的花瓣使不能站立的孩子奔跑着和她玩起来,她心里非常高兴。我们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哪一片花瓣用得好”、“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会用来做什么”等,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萌发了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

  2.4 结合主题活动。

  根据计划我们也组织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坚持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深化活动内涵,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随着主题活动的蓬勃开展,孩子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了情感、认知、语言、动手动脑等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我们也在和孩子们共同深入主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与家庭,社区的互动使我们的爱心教育熠熠生辉。如在小班开学初我们有目的的安排了一些主题活动,以培养幼儿的爱心。

  如:首先培养孩子爱幼儿园,我们制定了《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这一主题,通过这一主题中《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的活动》以及《幼儿园里的人》等一系列活动,幼儿懂得在这个新的集体中有许多人在关心我,知道幼儿园的玩具有许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要爱护玩具等等,实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采用了故事、儿歌、手工、歌曲、游戏等多种形式,并充分挖掘家长的资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我们班的志勋、西西等小朋友从害怕到幼儿园来到现在的不肯呆在家里天天主动要求早点到幼儿园里来。记得前不久西西小朋友身体不大好,奶奶对他说:“今天你身体不太好就不上幼儿园了吧。”他却说:“不,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都在等我呢,我要去的!”奶奶没有拗过他,于是他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快乐地做游戏。

  3 注重丰富活动升华爱心教育

  3.1 萌发热爱身边人的情感。

  充分利用一些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给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新三字经》中也有“孔融让梨”的故事,为了让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家长对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故事比赛,让孩子们讲述爸爸妈妈关心他们的小故事。明明从家里拿来了全家福的照片,并向小朋友介绍他的爸爸和妈妈,她说她的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天工作很辛苦,工作起来有时好几天都不回家,明明说她非常心疼她的爸爸。明明的讲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也带动了其他的孩子们,他们纷纷从家里拿来了爸爸的照片。

  在我们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他们把照片粘贴到墙饰中,共同创设了“说说我的爸爸妈妈”的互动墙饰,孩子们有时间就会在墙饰前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幼儿更加深了对爸爸妈妈工作情况的了解,也增进了他们对爸爸妈妈喜爱的情感。在我们开展的“母亲节送妈妈一句祝福的话”、“记住爸爸的生日”、“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妈妈生病了,我该干什么”等活动中教育幼儿要努力给爸爸,妈妈带来欢乐,为他们分担忧愁和不幸,关心,体贴,照顾大人的病痛,有好吃的东西要一起分享。

  3.2 萌发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为了进一步萌发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将收集到的反映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布置在楼道的墙饰中,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来欣赏祖国各地的风光。倡导家长朋友要多带幼儿游览、参观、旅行使他们更真切地领略到祖国山山水水的美丽风光,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物资的丰富及悠久的文化。并将孩子们到全国各地游览的照片也布置在墙饰中,还请这些孩子当导游进行讲解,让其他幼儿一起分享和体验他们的快乐,使幼儿得到了爱的熏陶,萌发了孩子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隐性教育材料,需要我们老师细心地去观察发现和引导。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这种满足和喜悦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让我们走进孩子,用爱为孩子导航,让我们用心去呵护他们健康地成长:把爱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使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片灿烂的阳光能温暖他人!

  张颖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