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初探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2-13 14:54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根据新课改精神,集百家之长,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关键词】课堂教学;主动学习;改变现状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一定的识字量是学生读写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把低年级的识字量提高到1800字,这有利于学生尽快多地识字,为尽早阅读、写作提供必要的条件。识字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单调。怎样让学生乐学字,多学字,实现早日阅读、写作呢?

  1 形式多样,激发识兴趣

  新课标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想让学生全身心、轻负担投入学习,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关键就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索和追求知识的动力。对于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

  1.1 猜字谜游戏。

  学习了《画》之后,让学生猜谜:一块儿豆腐,切成四块,放进锅里,盖上锅盖。这是哪个字(画)?学了“日”和“月”后猜谜:日月齐天,天下奇观。你猜是个什么字(明)?学习了“们”和“闪”就可编出“一人在门外,一人在门里”之类的谜语让学生多识字。我还让学生自已来编字谜,他们也经常在课间拿“太阳升上地面(旦)”“大人、小陔在一起(尖)”……来互相猜。虽然,这些谜语粗糙了点,幼稚了点,但学生在积极的编造字谜的过程中,不时对字反复地推、研究了一番,陔子们的思维能进入一种积极状态,又何愁记不住这些生字呢?

  1.2 魔术变字游戏。

  学习“口、日、人、了、乌”等字后请学生加笔;学习“广、玉、方”后请学生减一笔;学习“鸟、化、青”之后,请学生加一加偏旁;学习“江、飘、请”之后,请学生换一换偏旁……通过字的增、减、换使原来的字变成一个新字,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多认字。

  1.3 找朋友游戏。

  处用汉字偏旁、部位卡片,让学生进行组合新字认字、识字的游戏。如出示偏旁“亻”“冫”、“八”、“扌”、“冖”和部件“也、刀、争、与、青、丁、占”,请学生组合成另外的生字。1.4编儿歌认字。

  根据汉字的组合特点编成学生喜爱的儿歌记忆。如“天气晴朗,小河清清,小小蜻蜓,大大眼睛。”分别记忆生字“晴、清、蜻、睛”。学生自已也会编儿歌:“两个王先生,今天要弹琴。(琴)”

  此外,还可以采用联想法、比较法、偏旁归类法、讲故事法来记忆。教师设计的游戏性练习也深受学生喜爱,如动手贴,小组赛一赛,音近字、形近字辨一辨等。

  2 改进方法,加强自主学习

  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识字能力”,“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先学基本字,教好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学用的偏旁部首。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就可以自行分析识字了。“大部件识字”是学生常用的方法,如把“湖”看成“”和“胡”两部分,而不是“”“古”“月”三部分;“温故知新”是学生利用迁移来学习新知识的好办法,如学习生字“鲜”,学生往往会和“鱼”“羊”联系记忆。

  在识字教学中,除了教学环节之间,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外,其他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已去完成,如果发生问题了,教师再点拨指导。如一位教师在练习“熟字加偏旁”这种识字方法时,学生用此法学会了生字后,教师并没有善罢甘休,又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想出更多的识字办法。学生开拓思路,想到了“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等多种识字方法,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得到了锻炼。这样做,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大了,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使学习富有个性色彩,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责任感的加强。

  3 课外延伸,拓宽识字渠道

  识字教学如果仅仅靠几册课本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课本所容纳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所以,必须向课外延伸。

  3.1 在交往中识字。

  学生刚刚上学,很想知道同伴叫什么,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把所有学生的姓名书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识字效果。学生们不但能指着自已的名字向同伴介绍,还爱几个人围在黑板前读读同学的名字或找找好朋友的名字。这样,开学之初,学生就能认识近百个字,而且毫无压力。

  3.2 在阅读中识字。

  创设读书环境,让学生爱读书。教师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点燃学生读书的欲望。因为阅读既能使学生尝到识字的乐趣,又能巩固识字效果,减少回生字。班级可设计阅读统计表,统计学生的阅读刊物和阅读量,以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3.3 在生活中识字。

  学生每时每刻都离为开生活,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家庭、街道、商店、学校,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环境。在家里,电视字募、电视广告都能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街上,街道两旁的商店招牌、横幅标语也是学生认字的对象;收集商品标志,班会上向同学介绍,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识字量较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总之,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教师),2010,(02).

  [2]李建华.识字教学之忌[J].成才之路,2009,(06).

  [3]刘惠华.浅议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成才之路,2008,(06).

  [4]马秋芬.尽情游戏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5).

  [5]彭雪梅.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04).

  [6]冯艳.快乐识字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8,(01).

  刘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