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精神养老方式的实证研究

  从2009年开始,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由于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村家庭的代际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精神养老成为社会及公众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养老问题的研究大多围绕物质养老、经济养老展开,关于精神养老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精神养老的研究并不多见。本论文从农村精神养老困境出发,通过采取实地调研、网上问卷、案例分析、个案访谈、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旨在突出精神养老对老年人养老的价值,初步提出解决精神养老问题的可行对策并以此推动农村地区精神养老的进步。

  从2009年开始,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国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800万至900万,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2.48亿,占总人口的16%左右。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养老成为社会及公众日益关注的问题。与物质养老对经济赡养的强调相比,精神养老更注重情感慰藉、人格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满足,养老重心是由老有所养转移到老有所用、老有所乐方面。新型城镇化着重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而精神养老又是当今社会存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在物质需求方面已基本满足,但精神需求层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并因此造成了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空缺,酿成很多悲剧。在农村,由于分家、年轻人外出务工与孝文化断裂,加之农村文化事业的落后等原因,农村精神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现如今社会各界对“精神养老”的说法已经比较认同,我们认为“精神养老”是社会各界以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为目标的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养老方式,出现与社会高度发展时期。老年人的精神养老包含三个维度的“需求”,即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亲情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满足是人格的尊重,成就的安心和情感的慰藉。精神养老不同于物质养老,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性质不同于物质养老,重要性在于其关乎老人的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及家庭幸福。在我国,精神养老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满足子女的道德需求,传承中华民族的“孝”文化。

  本文旨在突出精神养老对老年人养老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加强社会对精神养老问题的探讨及关注,为解决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南通市民政局2015年最新消息,去年南通老年人口增加近10万,全市老年人超过200万,老龄化程度由25%增加到26.1%。百岁老人增加了177人。根据《江海晚报》的多次报道,南通进入人口老龄化时间比全国提前了17年,已是深度老龄化,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研究设计

  本文基于2014年在江苏省南通市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80份,收回有效问卷37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运用SPSS软件分析其结果。通过对子女的问卷调查和对老人的访谈,以家庭关怀的视角探究精神养老的困境。此次问卷调查涉及南通市的城山社区、剑山社区、狼山社区、曹公祠社区等,调查范围较为全面、数据详实、结果真实,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公众对老人精神养老需求的关注。

  本次接受调查的374人中,男性占46.3%,女性占53.7%。其中,30~50岁的人占近65%,30岁以下的占22.99%,已婚的占87.7%。学历集中在初中至本科。此次调查对象为独生子女的仅占7.5%,调查对象基本为非独生子女。父亲与母亲有退休金的比例分别为43.6%和36.6%,有养老保险的比率分别为60.4%和55.3%。

  精神养老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仅仅19.25%认为我国政府现在对养老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很好,除此之外,调查对象中父亲有退休金和没有退休金的比重不相上下,大致各占一半。母亲没有退休金占比重居多,养老保险亦是如此,仍有一半左右无任何养老保险。可见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相比城镇而言,部分农村老人不具备自我养老的能力,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满足经济性的养老需求。社会养老或社会化养老体系尚未完善,然而这既是当前精神养老面临的问题又是形成该问题的原因之一。物质保障尚且未普及,何谈精神养老。

  情感需求的满足情况。调查显示,子女与父母不经常沟通的超过半数,经常与父母谈心并听取他们意见的占32.89%,13.10%的调查对象基本不召开家庭聚会。当谈及阻碍进行精神养老最大因素时,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阻碍父母进行精神养老是自己工作忙,忙于挣钱,陪父母的时间不多。由此可以看出,两代人的基本沟通尚且不足,更何况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了。从来提到赡养老人首先让人想到的是钱,认为多给老人钱,让他们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这就孝顺了,这是养老的误区。钱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障,固然重要,但精神慰藉对老年人来说也至关重要,子女对于与老人沟通了解方面做出的努力仍不足,不能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事实上,西方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问题。在1975年Duke中心创立的OARS多功能评价问卷中,精神健康是其中的重要方面,Lin等人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分为情感性支持(同情、关爱、理解)和工具性支持(如家务、财务支持等),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维斯讨论了老年人的孤独问题,将老年人的孤独分为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沃恩本特森则肯定了与好友、亲属和邻居的情感交流对老年人生活满足感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由于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负担的担忧,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物质赡养上,而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方面,问题越来越突出。

  休闲娱乐的支持情况。受访者中,74.60%的调查对象会热情招待老人的朋友,30.21%的子女支持老人再婚,42.25%表示尊重老人的意愿,多数居民对老人再婚的问题较为开放。80.21%的调查对象支持老人交友,只有4.01%反对,大多数居民支持老人交友。通过对老年人退休后主要从事活动的调查,我们得到以下数据:老人通过朋友组织、老年团体和社区组织参加娱乐活动的老人占大多数,老人参加娱活动的渠道较为丰富。只有8.29%表示不乐意,多数子女乐意陪伴父母参与社会活动。大多数老人在退休之后选择了闲居家中的生活,娱乐方式中28.1%的老人选择“在家看电视”等被动式休闲方式,老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能继续从为社会做出贡献中获得满足,精神问题日益凸显。

  生活意愿的尊重情况。数据显示,68.45%支持老人老年仍有作为,只有6.68%表示反对,多数人支持老人老有所为,贡献社会。另一方面,28.88%的调查对象支持父母退休后重返岗位,37.7%表示反对,反对父母退休重返岗位的占多数,希望老人在家颐养天年。调查显示,只有4.81%的老人在退休后重返工作岗位,多数老人选择了养老和帮子女带孩子,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已无力做出成绩,消极度日。

  在对调查对象整体进行分析后,我们又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类(本科及以上,专科、高中、中专及中技,初中、小学及以下)。调查显示低学历调查对象的爱人、孩子与父母关系更好,而高学历的调查对象更愿意和父母居住在一起,更愿意和父母沟通,对父母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干涉更少,更愿意让父母寻找老伴并对此类问题考虑更多。在谈及阻碍为父母提供优质养老的因素时,低学历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选择收入因素,高学历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工作忙因素。在谈及调查对象是否经常跟父母谈谈最近生活或工作方面的事情并听取他们的意见时,选择经常谈心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的高等学历调查者有50%,而中等学历和低学历的仅有26.3%和31.7%。

  据统计,我国流动人口80%以上来自农村,他们不少是携家带口的进城务工,生活的压力与工作的繁忙让其没有时间花时间陪伴父母,给以父母精神慰藉,这直接导致大量农村养老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与城镇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子女在沟通方式上存在很大问题。调查对象中认为农村养老问题严重的占50.27%,13.37%认为城镇问题严重,大部分人认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养老存在更为严重的问题。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老人的待遇明显偏低。虽然随着农村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养老问题的严峻,并且也制定和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但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供养层面。大众媒介也经常将焦点放在养老的最基础——物质层面,关心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的新闻报道少之又少。留守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精神养老问题,却还没有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

  对策及建议

  完善保障体系,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从整体上看,老年保障应该包括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两个大的子系统,缺少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完善的。物质保障尚且未普及,何谈精神养老。因此首先应该完善保障体系,受到社会的尊敬和重视,得到社会的回报。其一是要规范各类保障性补贴,提高新农保补贴标准。这样物质有了保障,才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除此之外也减轻儿女负担,儿女也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其二是加快老年文化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开展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场所。去年,南通获得了“世界长寿之都”的光荣称号,在南通数以百计的养老院中,市区光明东村一家养老院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与普通居民住宅并没有太大区别,优雅别致的独门独院小楼的门洞上有着“玉兰养老”的字样。日式的建筑风格,完备的设施器材,25度恒温、木地板、明媚的阳光与盛开的鲜花等元素十分新颖。在这里,16位已经入住的老年人大多来自周边社区,虽然住在养老院,但是与家人联系十分方便。这一家与日本养老机构合作的养老院开启了全省养老新模式,但还未推广。今后。养老院应借鉴此类养老院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更好的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的养老服务。

  充分利用社区力量,弥补居家养老不足。精神养老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周绍斌曾提出老年人精神保障应遵循多方参与原则,包括个人、家庭、社区,政府等。因此,应充分发挥社区团体的力量,社区要加大投入,多方筹措资金,新建或改善村老年活动中心、阅览室在内的文化娱乐设施,添置购买一些老年活动器械,让留守老人在空闲的时间有地方可去,有乐趣可寻。其次,社区应重点宣传退休前从事特殊工作或有特殊技能的老人,充分发掘老年人中的“积极分子”,使其起带头作用,带领心有余力且足的基础上退休后继续从事相关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社区可以定期组织为老服务志愿者下乡为老年人表演节目,丰富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让他们尽情的展现自我,增强其归属感。

  传承“孝文化”之精华,走出养老误区。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文化是关于处理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关系的理念与行为规范,从内容上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养亲、敬亲、谏亲、送亲构成人伦之孝的基本框架,也是孝文化精华之所在。孝的本质是“顺”和“敬”,家庭对老年人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方面有其特有的功效,加上我国的文化传统,这都决定了在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儒孝文化教育,采取开设精神养老课,印发孝文化宣传手册、图片,树立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精神养老宣传,让子女真正重视起家庭对老人的关怀。另一方面,由于孝文化在现实中也有被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如对父母身后事的处理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父母在世时的敬养,成为向世人证明自己孝顺的虚假现象。在深度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很多家庭里,子女认为老人年事已高,便禁止老人做任何一项其实力所能及的劳动或是在家庭事务决策时不过问老人的看法,反而让老人没有存在感,让其认同自己年岁已高不能做任何益事,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有用。因此在进行孝文化宣传时,根据现实发展情况倡导符合时代的孝道精神,调整传统孝文化的宣传内容,让子女走出养老误区,重视对老人内心的关怀。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同时也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老年人感受到来自子女、社区的关爱,实现自我价值,受到尊重和认可。老年人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技能,他们身上有着巨大的价值。虽然老年人在记忆力和体力上有所衰退,但是进行思维、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不成问题,甚至再次创业也有可能。因此,无论是年轻人或是老年人,都要正确认识老年人的价值。尤其是老年人,要更新养老观念。要相信自己,树立人生不止、追求不息的精神,发挥自己的特长,互相帮助,既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又可以满足老年人社会交往的需要。从根本上实现“自我养老”,实现“自我价值”。并以乐观、健康的心态,去迎接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春天”,愉快地渡过美好的金色老年。另一方面,根据深度访谈结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部分父母的心愿,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子女的“成功”(事业、家庭、婚姻状况等)能够满足父母的期待需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子女都能通过自己的“成功”来成就父母的安心,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专业人员对心态较差的老年人进行沟通和疏导,让其有一个较为平和的心态。

  文|蒋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