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与对策
-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多媒体,教学模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20 09:01
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是信息传媒发展的结果,更是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该文结合目前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多媒体教学的优劣、适用范围、要点等方面积极探索研究,提出组建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队伍、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室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多媒体教学软硬件投资的力度、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监控等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形、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交叉进行,不但能加深学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讲解“过程演绎”、“结构变化”、“操作步骤”等知识时,大量地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采用灵活的教法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将结合本校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及自身的缺陷。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表现力丰富,激发学习兴趣。本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多为初高中毕业生,他们正处于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成长关键期,这个群体的有着自身共同点:中学基础不够扎实,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也缺乏动力,往往是老师和家长容易忽视的群体。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媒介手段,以其丰富且灵活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直观印象,使各学习元素之间有机融合,创设出一种新的学习情境,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从根本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积极地去了解、学习、应用知识,并把知识点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对于国家而言,创造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能够适应学生的内在思维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和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用情境的营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锻炼了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符合现代教学观,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扩充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课时相对不足是目前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多媒体的出现一方面使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授较大容量的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力地弥补课时“紧张”的缺憾。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可重复性、信息量大的特点,职业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突出动手能力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比如笔者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中,涉及到很多模拟配电盘的控制线路图,如果使用板书绘制,不但耗费大量精力和课堂时间,同时影响到了教学的进度和效果。通过FLASH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插入,不但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其动画效果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
相比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很多,比如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教育;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平等听课的机会,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性。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自身复杂性, 在教学推广过程中呈现出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制约多媒体教学发挥最大潜能的关键。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信息量过犹不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自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在教育教学中日渐成为主导。但是,如果多媒体在教学中使用不当,过多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干扰因素,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抓不住重点。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另外,多媒体课堂教学授课信息量大,速度过快,而课堂思考时间少,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分析、整理,常常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脑疲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事实上在一些技工院校,多媒体的使用往往成了简单的“课本搬家”,教师成了机器的操作员和画面的讲解员,教师失去了形象的体态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失去了与学生的互动过程。
依赖网络资源,忽视教学创新。据笔者调查,本校教师在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中有52%是网上下载的,21%是“课本搬家”的,只有不到30%的课件融入了自己的思维,是独立创作的。课件在网络上的传播,使我们更容易获取课件,但同时也容易驱使我们忽视教学设计这一关键环节。只要在百度文库等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你会找到大量的课件资源,这些课件无疑让课件的使用人必须按照一个设计好的、固化的程序进行教学。这样一来,不但没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破坏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学生思考也受到限制。
教学主体淡化。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多媒体教学能够提供丰富信息资源,并在传递信息的快捷性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是无论何种先进的媒体教育形式都无法取代人,更不能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强化了教师的主导性, 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为课堂服务为原则。必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以主动学习替代被动接受,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但并非是惟一途径和手段,不能过分依赖,但也不能一概地摒弃,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制作合适的教学课件。首先,板书不能放弃,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认真构思、反复推敲,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的教学要点和讲课提纲。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配以必要的板书、肢体语言等传统教学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制作软件的水平,并实行“准入”制度,凡是达不到使用水平的课件不能使用。再者,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室的维护和管理。在多媒体教室有限的情况下,要优先保证教学效果好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室。
文|邢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