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二次备课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

  【摘要】本篇论文是作者在广泛搜集和学习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亮点和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和理论提升而进行撰写的。内容丰富全面,真实具体,从当今备课现状分析、二次备课的意义和分类、及实际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具体做法进行了详实的讲解和分析,为广大语文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备课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有效的示范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二次备课 课前预设 课后反思

  常言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一节精彩的语文课,除了授课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灵活机智的课堂把控能力外,周密、详实、科学又实效的备课过程则是成功课堂的坚实基础。每天我们都在自己的半亩方田中辛勤的耕作着,经常是只顾向前赶,难得回头望。如果能将每课教学中个人的创新、得失、感受、经验等收获及时记录下来,那么完善后的备课将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真实的反馈信息和改进依据,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二次备课的话题。

  1 当今教师备课现状分析〖HT〗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集体研修能力,同时减轻个人重复、繁琐的备课任务,如今很多学校逐步将教师单一的自编自创、单打独斗型备课方式转化为集思广益、共同提升的集体研讨型备课,以共同的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集体备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

  比如:当今,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各种优秀教案汇编、网络教学设计风行,有些教师将相关课程教案进行下载、粘贴,对课程内容设计是否全面、思路方法是否符合个人和班级学生实际则不加考证;

  又如,有些教师对同步教学设计类、字词句篇等书籍如获至宝,也鼓励学生配备。大家抄抄画画,囫囵吞枣,即使学习完毕,孩子们也没有真正领会和消化。而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也出现印象不深、无话可说的情况。如果非要写下来的话,也不过是抄抄教案书中的反思或提示语罢了。

  再如,对于教龄短的青年教师,学校提倡手写教案,教师们抄的辛苦,但内容大多是照搬教案书,对于自己要预设些什么?改添加什么?删减什么?非常盲目,无从下手……这些都说明了目前的集体备课仍缺乏有效监督,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创造性设计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有弱化的趋势,也影响减负增效工作的成果。

  以上现象可见,教师个人的二次备课尤为重要。

  2 对二次备课的正确认识 

  那么,什么是二次备课呢?所谓的“二次备课”是教师个体对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的一个再认识、再加工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矫正,不断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有效手段;是教师本人根据学生的“学情”及自己的“教情”“精耕细作”后宝贵的劳动成果。只有这样去做,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谐。

  3 二次备课的分类和方法

  通过自己的日常教学经历,和我校部分语文教师教案中的特色,我认为,二次备课可以分为课前预设备课和课后反思备课。

  3.1 课前预设备课。

  3.1.1 明确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新课标要求教师课前的目标设定必须清晰、明确、切实可行,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师生多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内容和重难点,再次分析前期集体备课教案中的目标是否与自己即将上课的内容、情况相符;如有差距,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增减,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计划:如,学生本节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逻辑思维、组织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哪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将即将新授的教学目标精细化。另外,抛开文本内容,单从个人教学技能的提高上,教师也应考虑,在课堂教学中哪些地方自己可以进行创新设计来突破目标和重难点,自己要创设怎样的氛围、运用怎样的教法,采用怎样的对话方式……教师只有课前高标准、全方位的思考和设计,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较好地进行课堂实践。

  3.1.2 因材施备、做到心灵相通。

  因材施备是对教学目标实施最好的诠释。我想,这里所谓的“材”应该代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材;在备课时,教师要详细解读教材内容和单元前后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对于一些与文本联系比较紧密的课课外知识,可以及时增添;还可以打破原有教案的编排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

  另一个“材”则指的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生是我们最亲密的合作伙伴,自己的学生有什么样的特点?接受能力达到怎样的程度?怎样的设计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哪些问题能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如何的课堂评价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增强学生的探索欲……综上考虑后,教师可以进行板书再设计,使其更直观、明确,更能体现主体思想;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创编适合于自己和学生的导语、评价语;还可以给自己提个醒:比如词语教学中多音字的提示、课外古诗词链接料;相关课外书籍的推荐……使课内外知识有效融合贯通,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想只有制定出详细周密、切实可行的备课教案,教师才能上的精彩、上的实效。

  3.1.3 图文并茂,拉近人文距离,让教案更加生动。

  经过多年的课改,如今,我们的语文教材与时代紧密接轨,编排和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内容和体会文本内涵,老师们在备课中增加了更多相关内容:如,将用设计简笔画的形式来突破难点、搜集与文本内容相关事物的图片、知识、背景,等内容进行整理和添加。学生通过亲眼观察和认识,很快的理解和感受。甚至有些细心教师,将难点知识通过动手作图的方式化解难点,节约了授课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3.1.4 设计辅助手段,提高备课效能。

  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要具备:色彩鲜明、直观性强、便于操作演示、能体现文本内涵和知识点等特点。

  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好以后,教师还要先进行操作演示,看看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作如何改进,确保课堂演示万无一失,不拖延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总之,我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选择适合的辅助手段,让课前二次备课真正发挥作用。

  3.2 课后二次备课。

  教学前设计与备课无论多么充分,毕竟是处于教师的自我设想之中,而真正的课堂教学却是千变万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与他们的配合过程不可能和提前预设的一模一样,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情况发生。而在与学生思想、语言交流过程中,有时我们会突发灵感,有时会如梦初醒,有时又遗憾惋惜。大家会觉得如果再次上课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因此,教后二次备课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珍贵了,它是教师真正总结、创造、提升的过程。我认为主要可以侧重以下几方面: 

  3.2.1 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

  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感慨,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作为教者,我们要及时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吸取教训,可以在以后再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同时,哪些环节设计、教法学法效果不错,学生爱学、善思,今后可以继续施行的,也可以进行反思记录。

  3.2.2 记录教学中的瞬间灵感。

  课堂之中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过后就会烟消云散。因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利用自己的灵感进行再教设计。可以使某一环节的变动,可以是更有效的问题设计,也可以是学习任务标准的重新设定。

  3.2.3 及时记录学生的独特思维和见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往住会有独特见解和发现。教师课下应及时整理学生思路,并利用它们,这样既拓宽教自己的教学思路又对再教设计进行了创新。

  3.2.4 依据学情科学有效地分层设计课后作业。

  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教师能很准确地了解本班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和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分层设计和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对于层次低的学生,要求紧扣教材,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做扎实练习即可;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可以提高阅读和理解的难度,给他们充分表达和发挥的空间,设计一些理解性、创新性的习题给他们,在基础知识上可以稍作放松。如果能科学组合学习小组,以优带弱,教师及时辅导学习方法,不断鼓励表扬,就能促进全班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另外,非常提倡教师将语文作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鼓励学生勤动手、多动脑,学生一定非常喜欢,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会不断提高。

  总之,如果教师能够抓住二次备课的宝贵时机,每一节课都能将这些方法运用一二,课堂教学一定生动有趣,教师上课一定轻松自如,不会成为教案教参的“二传手”。让我们学会有效备课,让二次备课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还学生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欢乐的课堂。

  【参考文献】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小学教师备课问题及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

  《成功教育》--《从教师备课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

  邓 聪

  碑林区铁五小学 陕西西安 71000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