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真实 缺憾也精彩——记一次“教学大比拼”教研活动

  学校开展教研活动,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营造互动式对话的教学氛围,引起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广西北海市海城区第十小学开展“教学大比拼”教研活动,不仅加速了教师的成长,而且促进了教学科研的发展。“教学大比拼”因真实而美丽,因缺憾而精彩。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缺憾,带给了我们思考,指明了我们教师的努力方向。

  1 基本情况 

  开展“教学大比拼”共设四个项目:教学设计评比,课堂教学评比,课例评析评比,教学论文参评。纵观整个活动过程,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全体参加活动的教师思想重视,上课的教师精心备课,确定目标,选择教法,把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关爱都浓缩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里,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我们看到的虽是短短的四十分钟,感受到的却是每位教师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积淀。每位听课的教师专心倾听课,认真记录,大家都把这次活动当作是学习、互动、交流的好机会。参加论文评比的教师基本上按要求完成任务,大多能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文章中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总之,本次“教学大比拼”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在内容安排上,兼顾了不同年龄教师,并避免了任务的重复性,使整个活动成为促进新课标的深入学习、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和培养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2 收获真实,分享成功

  这是一次真实的活动,让我们收获了真实。“教学大比拼”活动获得成功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依据课标,理念先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例评析,都能够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大胆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尝试、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本次活动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现代内涵,例如:鲁毅、李雪梅、庞愈苹、姚伟蓉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思、想、议,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王龙萍、罗素蓉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杨祖琴、谈启明、欧建国、文露菲等教师能够将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的学科特点跟学生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相结合,采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使一节节自主、合作、探究、开放、师生互动的课堂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2.2 着眼发展,培养能力。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教师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看作发展的主体,把教学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例如:鲁毅老师帮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吴秀丽老师以文化渗透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庞愈苹老师让学生以自编自唱的形式诵读古诗,既培养了对古诗的兴趣,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表演能力;罗素容、姚德萍等老师通过数学猜想和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杨祖琴老师利用活动式教学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注意遵循语言能力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过程,采用全身活动反应TPR等体态语和演、唱、玩等多种外显形式促进儿童语言技能的发展;谈启明老师通过“快乐足球”系列活动,提高和发展学生四肢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欧建国老师充分利用板书、图片、范画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等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美术的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文露菲老师让学生通过歌曲演唱表现出对啄木鸟的喜爱之情,以艺术的形式抒发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等等。

  2.3 师生互动,和谐平等。老师们普遍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的理念均得到比较好的体现。一方面,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一方面,在课堂中采用体验、实践、合作、交流和任务型教学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参与率高。使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杨斌老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充分发挥教师自身范读的作用,并在范读前是这样跟学生交流的: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很想读,请给老师掌声鼓励,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这样的处理告诉我们不是只有学生才需要掌声,老师也同样需要。仔细想来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可和赏识,老师也不例外。所以,这一环节足以体现出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

  2.4 模仿课例,改革创新。大家都知道,鲁毅老师上的古诗课《游园不值》,模仿了全国有名的窦桂梅老师的课例。这节课,模仿课例是事实,但并不是简单的照搬别人的教案,而是将课例活学活用,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深挖教材内涵,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合自己教学的课堂教学。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同,老师不同,上出来的效果不能说完全一样,但这节课却让我们看到了老师找到了与学生的课堂共鸣,老师上得轻松,上得愉快,而学生学得有劲,学得有效。

  3 精彩与缺憾,相互共勉〖HT〗

  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成功是精彩的,但缺憾也同样精彩。以下几点是本次活动留给我们的精彩缺憾,请大家共勉:

  3.1 关注学生不够深入,不善于发现和运用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们对“教”的关注多于对“学”的关注。表现在教学的设计更多的是从教师的教上下功夫,距离指导学生能动的、自主的学习有一定差距;倾听学生发言时,不是真正的想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只是期待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对于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有的教师不予理睬,有的敷衍了事,没有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叶澜教授曾经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这样一个形象地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学生的活动偏离了教学预设,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应及时抓住课堂上呈现的生成性资源调整教学流程以利于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3.2 把握教材需透彻。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对教材的理解深度不够、重难点把握不够到位,因此直接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我们教师每天都在做两项最重要的工作,一是备课,二是上课,备课是基础又是关键,直接影响着上课的效果。要想备好课首先是深钻教材。新的课程观把教材定义为“一种育人的媒体和手段”。教材是给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因此首先要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再看活教材、备活教材、用活教材,才能为上好课奠定基础。

  3.3 要注意合作互动,需提高实效性和时间分配合理科学性。小组合作学习平台的构建,有的课表现出重形式、轻效益,匆匆展开、草草收场的现象,合作完成的任务其量和度的把握不够科学合理,对学困生的参与学习关注不够,分工不够明确、具体。相当部分教师对互动参与的理念认识不足,只注重生生参与互动,而忽略了师生参与互动,表现在教师布置给学生后就完事,袖手旁观看热闹,而没有将自己融入学生中。无论小组合作还是互动参与,作为教师都应体现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从而表现出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协作、互动发展的新课程精神。

  有的课出现重配角、轻主角的现象,重点没有得到突出,难点没有得到突破,训练没有得到强化。课堂教学中应找准切入点,科学调整教学流程,动态调整教学核心区,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课的时间,大幅增加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

  通过教学大比拼活动,有力地促进老师们的反思、探究、创新。全体教师在这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参与和协调合作,特别是25位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成功和缺憾都是精彩的,而且是宝贵的。给我们留下了今后研究的课题和反思的问题。参加教学科研活动取得成功,值得赞扬,而存在问题造成缺憾,值得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失败是成功之母,教训是宝贵的经验,指明了努力方向。〖FL)〗 杨乾智

  海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广西北海 5360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