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新课改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精神。新课改明确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任务,也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热点,而课堂教学是一线老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在新课改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谈谈自己一些的拙见。

  1 运用教学技巧,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在教学中,可以巧设悬念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

  例如:讲授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两个式子:65的平方-64的平方,26的平方-24的平方,并让学生在10秒内计算出结果。学生暂时是不可能完成计算任务的。然后放映一段有关的智力抢答录像,抢答中,主持人语言刚落,就立刻有一个学生抢答说是129和100,其速度之快,简直是不假思索。目睹这么快的速度算出结果,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为什么他能计算得这么快呢?莫非是天才?这时可板书下列形式让学生思考:

  65的平方-64的平方=(65+64)(65-64)=129×1=129

  26的平方-24的平方=(26+24)(26-24)=50×2=100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看出了两个数的平方差恰好等于这两个数之和乘以这两个数之差。于是学生知道了“天才”速算的其中奥妙,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在好奇心的刺激下,满怀乐趣地参与挑战智慧的教学活动,并且不自觉地把教学知识牢牢地记在大脑中。通过学生的认识冲突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HT〗

  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以数学问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创新的环境和机会。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往往呈现螺旋发展的态势,原有问题的解决会产生新的问题情境,为进一步的学习又提供了契机。

  例如: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以后,教师首先给出了一道常规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2,底边长为14,求周长。学生很快说出了答案。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自己编问题。

  生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周长是多少?

  生2: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如果腰长是3,则周长=3×2十6=12;如果腰长是6,则周长是6×2+3=15。

  师:两种情况都成立吗?

  生3:第一种情况不成立,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所以腰长不能取3。

  师:回答得非常好。

  在分情况讨论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数的取值范围。 那么,大家现在可以思考,如果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y最大不能超过多少?最小不能低于多少?教师由常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产生新的问题,由此逐步深入,层层递进,通过这种“螺旋递进式”的问题模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 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给予恰当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分析,让学生“跳一跳”就能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创新能力也将逐步形成,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有了信心,有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形成一种创新的内部动力,推动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4 训练“方法”,理解“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引导学生先研究底数、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和运算结果,从而归纳出一般方法,在得出用a表示底数,用m、n表示指数的一般法则以后,再要求学生应用一般法则来指导具体的运算。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艰辛的劳动,不管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给学生一定的实践能力,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两者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现主体地位,在主体中体验创新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师生相互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刘建伟 著 《基础教育研究》月刊

  [2]《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宏博 著 《初中数学学习》月刊

  [3]《教育学》 南京师范大学主编

  覃寒霜

  柳江县土博中学 广西柳州 54510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