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神池民谣的整理与分析

  摘要:该文章是对笔者的家乡--山西神池一首民谣的整理与分析。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民谣的录入及录入过程中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民谣的背景介绍;第三部分是民谣的使用环境;第四部分是民谣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神池民谣;民俗;教化

  一、民谣整理

  1、民谣正文

  一圪嘟嘟蒜冒开花/哥哥坕地,嫂嫂抓粪/嫂嫂送饭好庄稼/庄稼地里好豌豆

  一壤地里打了三担六/够做甚?/够给嫂嫂做个蓝单袖/蓝单袖上一朵花/摇摇摆摆走在家/家里好住,种起枣树/枣树底下卧花狗/花狗不咬人.咬着老人/老人熬油,熬下犁牛/犁牛不喝水/嘌啋嘌啋俩逼腮

  2、民谣来源

  该民谣是笔者的母亲说给笔者的,而笔者的母亲是听笔者的外婆讲述的。在写文章的过程中,笔者通过电话访查了自己的母亲,并且将母亲所讲述的版本作为最终版本进行了记录。由于方言的关系,在采访过程中对个别的词汇进行了同音代替.

  3、民谣文本分析

  民谣第一句中“圪嘟嘟”是同音代替,方言原音为“ge du du “,意思是”一头“,即”一头蒜“的意思。第一句整体意思是”一头蒜冒出了花“。

  第二句中”坕“也是同音代替,原音为”jing“意思是耕地。抓粪意思是拾粪。第二句整体意思是”哥哥耕田,嫂嫂拾粪“。

  第五句中”壤“原音为”rang“,是一个计量单位。”一rang地“即现在的三亩地。整句意思是”三亩地共产出三担六“的粮食。意为产量比较少。

  第七句和第八句中”蓝单袖“是指蓝色的单衣服。

  第十三句中”熬油“意思是熬夜。

  最后一句所有词都是同音代替,原音为”piao cai piao cai lia bi sai“,”piao cai“是一个拟声词,模仿打耳光的声音。”bi sai“是耳光的意思。整句意思是”啪啪啪的打了两个耳光“。

  综合以上的分析,整个民谣的内容是:第一句起兴,接下来展示了一家人的生活:哥嫂种地,种的是豌豆,地里产量不高,收获之后给嫂子买了一件蓝色的绣花单衣,嫂子高高兴兴回到家,家里很好住,并且种了枣树,枣树下面栓了一只花狗,花狗不咬其他人,专门咬老人,而且把老人咬伤了。老人晚上不睡觉,老牛也不睡觉,老牛太老了,水也不喝,那就打它两个耳光吧。

  二、民谣背景介绍与文本再分析

  1、地理背景

  笔者的家乡是山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气候较周围地区较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整个县城风沙很大。四季分明,夏季暴雨很多,又由于耕地多在坡地,平地较少,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大多土地的产量很低。此民谣中,哥嫂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努力耕耘,老牛也要拉来耕地。即使是努力耕地,并且拾粪作为肥料,土地产量依旧很低。这是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直接的联系的。

  2、社会背景

  山西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地方,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就是日常社会伦理规则的保守。尤其是山西晋北地区的小山村,家族伦理关系保存较完整,表现尤为明显的就是对一家长子的要求。一家中的长子就应该担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要和年迈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其他的孩子就可以在外经商,学习或者从事其他职业。在此歌谣中也描写出了与哥嫂一起生活的老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社会伦理的制约力在慢慢变弱并且逐渐消失,老人逐渐变成一个家庭的负担,加上现在计划生育的实施,年轻人的负担越来越重,很多老人自己走向了敬老院,这样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这样的伦理观念在逐渐改变。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小山村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观念也体现在了民谣当中:家中的花狗欺软怕硬,不敢咬年轻人,但是它会咬家中的老人,并且还将老人咬伤了。

  老人,用我们那里的俗语说就是”贪财怕死不瞌睡“,这样一整晚不睡觉的老人就消耗着煤油灯中的油。民谣最后几句将老人和老牛放在一起比喻,说老人和老牛一样,已经干不动活了,但还要吃饭喝水,要家里养活。最后用一句话来表达气愤之情。民谣中体现着当地社会的社会伦理情况,并且展示出这种观念的变迁。

  民谣中还反映出当时当地的服饰观念,在相对比较贫困的山西山区中,平时穿的衣服都是又灰又旧的衣服,买新衣服不论对谁都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如果这件衣服上还有花纹那就更美了,穿上新衣服的顾念媳妇绝对成了众人瞩目了对象。而在当时(上世纪80年代前)最流行的衣服就是的确良了,不掉色,很轻便,颜色又很鲜艳。民谣中的嫂子就是买了这样的一件”蓝单袖“,上面绣了很好看的花,人穿上这样的衣服自然是十分开心的。

  三、民谣的使用环境

  这首民谣是长辈说给晚辈听的,在长辈说给晚辈的民谣中,有很多是为了让孩子认识日常的生活用具而编成的,也有这样一些教给孩子伦理关系的。即使还在成长中的孩子还未能完全理解,但是这样的民谣积淀在孩童的心中,在他们长大之后节能逐渐理解并且做出判断。在我看来,民谣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有很多的民谣传递出一些不好的伦理观念。这样的民谣在传述过程中要有一定得取舍。但是,在实际的俗民社会中,普通民众并没有判断民谣质量的能力,很多都是一代代传递下来的,很多现在讲述的人并不知道民谣中的内容是什么意思,只是因为长辈告诉他,他再告诉晚辈这样的简单传述。而这首来自笔者家乡的民谣也处于这样的使用环境中。

  四、民谣的价值

  民谣是社会现实最快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所以,民谣最主要的价值也就是其现实性。当然并不是说它的语言运用和修辞等文学价值不重要,但是其实用价值是我们民俗研究关注的重点。由上我们可以看到民谣的教化意义,体现成年人对老人态度的变化,我们且不评论民谣价值的正确与否,我们能做的是将民谣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研究,感同身受地理解当时的一切存在的社会观念,而不能对其进行不问青红皂白的责难。因为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民俗才是真正的民俗,而这样的民俗就是不断拥抱是世俗生活的民俗,也是最可爱,最有生命力的民俗。

  参考文献:

  [1] 崔焕珍.山西民歌浅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向德彩.民众意识抑或舆论话语--民谣的民众性论析[J].浙江学刊,2008(1).

  [3] 陈新汉.关于民谣的哲学思考[J].唯实,2003(Z1).

  王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