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尤金·奥尼尔《毛猿》的社会讽刺背景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尤金·奥尼尔,毛猿
  • 发布时间:2014-11-01 14:18

  摘要:《毛猿》作为美国著名作家尤金·奥尼尔极其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用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塑造了主人公扬克极富悲剧色彩的一生,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本文从作品主人公的凄惨遭遇入手,探讨作品所揭示的社会背景。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毛猿》;讽刺

  引言

  伟大作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所谓的悲剧只不过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我们看。每个人都拥有相似的悲剧,但是每个人的悲剧又各有各的不同。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的三次获得者,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笔下的主人公扬克就是一个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他的遭遇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在某种层面上,对社会的阴暗与残酷包括不公平进行无情的讽刺与揭露。作品问世到现在,已经跨越了近半个多世纪,我们依然感觉到作品那强大的生命力。正如,作者在自己的作品分析中写道:其实扬克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或许他就是你自己,至少是你曾经或者未来的样子。本文通过重温作品主人公的悲惨经历来感受作者笔下的社会背景。

  一《毛猿》的故事梗概

  《毛猿》作为美国著名作家尤金·奥尼尔极其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在作品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扬克。扬克是一名轮船上的普通的锅炉工人,在燃烧的炉火旁,他展示了无比的自信与力量。他是自己领土的“统治者”,自己的“主人”,在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的影响下,在故事发展的初期让扬克感受到得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喜悦。可是,好景不长,当轮船公司董事长的女儿,偶然间撞到扬克时,她可以说是花容失色,被这种从未接触过的野蛮形象所吓倒,脱口而出的是:天呢,哪来的怪物啊?多么丑呀!一瞬间,在扬克的内心深处泛起阵阵波澜,这波澜如翻天倒海一般让他所引以为傲的职业自豪感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挥之不去的自我否定与精神的神经质错乱。

  扬克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他开始反思一个非常严重的,他以前从未想过的哲学问题:我在哪?我是谁?我去哪?就这样,扬克的思想开始异化,开始与周遭的环境越来越远。为了自己的归属感,他来到大城市找资本家报仇,结果报仇未遂,扬克被警察抓住,最终被关进了监狱。他来到工会,梦想要把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最后,由于个人的蛮干让工会领导人感到了“一种可怕的报复的力量”。结果,扬克被赶出工会,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流浪。在这魂不守舍的流浪的过程中,扬克来到了城郊的一个动物园,在大猩猩的眼神中,扬克似乎看到了作为同类才会有的一种久违的相知。可是当他伸出象征着友谊与回归的双手,敞开怀抱去拥抱大猩猩时,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大猩猩用自己的野蛮的臂力让扬克死在了自己的怀中。也许,这就是扬克的最终结局,换句话说,这也是千千万万个“扬克”的最终结局。

  二《毛猿》的社会讽刺背景

  《毛猿》与其说是一部具有具有现实意义的现代剧,不如说是一部具有真实意义的生活缩影与写照。因为,在作品中,我们似乎都会不知不觉的对号入座,在作品中找到我们当初或者现在甚或未来的样子。在这种人物的影像中,最能让我们反思的是作者笔下的社会背景。在异化的扬克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人生的百态与险恶,也看到了我们周遭环境的滑稽与讽刺。这种社会的讽刺背景的具体表现,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自我的“牢笼”。在《毛猿》的故事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整个社会都处在一个“牢笼”。这个牢笼有的是看得见的,有的却是我们所看不见的。但是这种牢笼,如同有一把大锁把我们牢牢地锁在自己的只能看见“四角的天空”。这个牢笼对于主人公扬克来说,起初是轮船上,锅炉旁那狭小的空间。后来,变成了监狱,在后来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笼子。同样,这个牢笼对于主人公来说还包含着一种自我的认知与保护。在自己的世界里,扬克可以说是自己的主人,可是一旦这种自我营造出来的虚拟世界被打破,在现实的世界里他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牢笼,就如同一个跑出笼子的野兽,他到处跑,到处闯祸,只为寻求自己内心的那种存在感和归属感。这种感觉一旦失去,那么活着对扬克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活着如同死去。

  其次,人性的虚伪。在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温情脉脉,都是在藏在圣洁外衣下的一种虚伪与欺骗。在轮船上,董事长的千金对锅炉房的工人有着很大的好奇与一丝叹服。可是,当他真的见到一个标准的锅炉工人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的大惊失色,她的破口而出的咒骂已经让她的虚伪揭露无遗了。同样,在工人联合会,当扬克的出现,让联合会的领导人看到了革命的曙光与希望,可是当扬克真正的要把无产阶级工人联合在一起时,工会的领导人却看到了一种可怕的力量,最后把扬克赶出了工会。最后,在扬克异化的心灵判断下,把极具残忍与暴力的大猩猩当作自己的同类,在对方“热情”的拥抱中,扬克的生命也最终画上了一个句号,不,应该说是一个感叹号。

  再次,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社会形态,虽然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毛猿》的故事描述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资本制度的无情与资本家的“金钱至上”。在资本家眼里,工人只不过是会说话的机器,他们没有尊严,更谈不上人权。最大限度的攫取工人身上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逐的唯一目标。即使,在一定条件下的谈判与妥协也只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种唯利是图的商家本质不仅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在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原因就在在于人性的贪婪。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我们都学会了带着真诚的面具去欺骗一个个无辜的人。

  最后,讽刺社会背景下的信仰的缺失。信仰是一个人内心最坚定的信念系统。我们如果有着坚强的信念,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会牢牢把握自己内心的准绳。不被诱惑,不被吓到,甚至影响周围的人拥有更多的正能量。可是,一旦这种信仰力量的缺失,对于人类而言将是一个多么大的灾难。在《毛猿》中,主人公扬克在起初的信心满满到最后的流浪与茫然,其实都是由于原有的信仰大厦已经坍塌。在缺乏信仰的时期,扬克的内心陷入极大的矛盾与焦虑之中。在时代的今天,这种信仰的作用与力量依然成为了很多人思想中的一个盲区。没有敬畏之心,没有信仰,有的只是忙忙碌碌,有的只是追逐名利,有的只是朝着生命的终点拼命地奔跑,可是却发现自己在一个看不见的赛场,与自己的内心进行着最残酷的厮杀。即使真的有一天获得了物质的极大满足,却发现自己依然双手空空。扬克最后选择了动物园作为自己栖息的家园,虽然这是一种讽刺,但是确实一种残酷的现实。如果,在人的世界,我们找不到自己的信仰与归属,那么在物化的世界,我们的心灵有会栖息在何方。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作一个有思想的芦苇,那么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吧。因为,正如,我们的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真正有力量。我们有信仰,我们的未来才会更有方向。

  结语

  著名人民作家老舍在其著作《骆驼祥子》中曾经写道: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把一个好人逼成了坏人,骆驼祥子就是这么一个典型。同样,在尤金·奥尼尔的作品《毛猿》中,我们也看到了人的异化,在极具讽刺的社会背景中,产生的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的异化与变态。正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样,扬克的内心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从强大变得软弱,从坚强走向极端,从对生活无比的自信变成了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怀疑与放弃。也许,我们的心中都曾经有有过一个扬克,或者说,我们都曾经象扬克一样的活过。但是,在未来社会中,会有更多的磨难与挑战,只有心中怀有坚定的信念,才会一步步走出生命的楚门,迈进生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李峥.浅析《毛猿》带给后世的影响和意义[J].芒种.2013(22)

  [2]付煜.“铁笼”的悲剧--论《毛猿》的悲剧根源[J].语文学刊.2013(11)

  [3]李世存.精神生态与英美文学批评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1)

  [4]王丽.警示者,镜像,笼子--《毛猿》中的人物米尔德里德[J].巢湖学院学报.2012(01)

  [5]贾爽.“空间的悲剧”--《毛猿》中扬克悲剧成因探析[J].科技风.2012(02)

  党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