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都市报新闻本土化的重要性

  都市报发展到今天,已经累积了很多办报经验和资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时下科技日新月异,受众获知新闻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纸质媒体,从网络、移动终端就能轻松地得到有关自己需要的各类信息,可以说都市报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都市报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和壮大,除了有效地增强自身的新闻容量外,我认为,加强新闻本土化,是提升都市报竞争力,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在此,以《巴渝都市报》加强新闻本土化的有益尝试为例,论证都市报强化本土新闻报道,对提升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性。

  《巴渝都市报》是涪陵当地的主流媒体,拥有无可比拟的本地特色资源优势,作为当地文化的传承者,它高擎新闻本土化和贴近性的大旗,形成报纸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成立报料热线和记者帮你办栏目,为做大做强本土化新闻创设新平台。

  2012年,《巴渝都市报》进行了一次改版,开辟了《首读》、《服务》等新版面、新板块,这些版面和板块成了《巴渝都市报》的新亮点、新品牌。同时,每个周末增设了《特别策划》、《家周刊》、《社会周刊》等,增强了各板块的集聚效应。为了参与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2013年,《巴渝都市报》又成立了报料热线和“记者帮你办”栏目,对《巴渝都市报》进行了第二次改版,进一步加强本土化新闻的分量,在本土化新闻的宣传上先人一步,而且报道的多是受众关心的社会话题和反映的难点问题,快捷的报道体现了互动性和服务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现在《巴渝都市报》每天除了头版导读及二版、三版是首读版外,四版至十二版都是本土化新闻版,形成了《涪陵》、《都市》、《服务》、《区域》以及《社会周刊》等以刊载本土新闻为主的版面,本地新闻总量占了《巴渝都市报》的3/5以上。

  全方位参与本地重大事件报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1.及时跟进本地重大事件报道,力求出彩。

  2013年11月4日晚,涪陵百胜派出所所长蒋卫红因抓捕毒贩壮烈牺牲。采访中心记者获知此信息后,迅速赶到案发现场作了采访。次日,《巴渝都市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以引题“涪州儿女多英雄甘洒热血写春秋”、主题“民警蒋卫红抓捕毒贩被刺壮烈牺牲”的长篇通讯,并配以蒋卫红抓捕毒贩过程的视频截屏,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对这一突发事件作了深度报道,同时还配发了“社会各界悼念英雄蒋卫红”的消息,以及市民在案发地点敬献菊花、花圈的照片,在第一时间抢先报道了这一事件。

  与此同时,巴渝都市报社迅速作出部署,组织精干采编人员充分利用报纸、网站、摄影和手机报等优势,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立体滚动播报,浓墨重彩报道新闻,引领社会舆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巴渝都市报》不仅是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主动报道者,也是积极的引领者。短短一个星期时间,文字、图片报道总篇(幅)达到了80多篇(幅)、10万多字。长篇通讯《思念的泪水汇成哀思的河》获得2013年度重庆新闻奖三等奖。

  蒋卫红的英雄事迹感动了涪陵市民,涪陵市民的真情涌动感动了全重庆、全中国。2013年底,重庆市总工会追授蒋卫红重庆“五一劳动奖章”、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

  2.积极从民生的角度报道“两会”。

  《巴渝都市报》一改其他媒体常用的会议报道方式,以对代表委员和相关政府部门和市民百姓的访问为切入点,每天不间断推出涉及会议、交通、教育、医疗、房价等民生热点问题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改变了受众普遍认为“两会”新闻不好看的状况,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积极策划、组织本地各类特色社会活动,并加强报道,扩大《巴渝都市报》社会美誉度。

  该报近年来策划、组织了推广全民植树、报企互动、无偿献血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如2014年11月11日,《巴渝都市报》与涪陵房企大简集团联手举办了“双11让大家脱单”大型联谊活动,通过这样的互动平台,让8名俊男靓女牵手成功。再如,2014年11月,该报与涪陵中心血站共同举办了“媒体见证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历程”无偿献血活动,《巴渝都市报》全体采编人员都成为涪陵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者。组织献血当天,很多爱心家庭和志愿者很早就来到献血现场,共计献血二万多毫升,有力地推动了涪陵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因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报道效果。

  综上所述,强化都市报新闻本土化对提高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让受众感受到新闻离自己如此之近,感受到新闻“接到地气”的温度。

  刘志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