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处理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两年来收治的7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病因,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主要有感染、围产、溶血病、母乳性黄疸、颅内出血等因素,经相应治疗后治愈54例,好转19例,未愈2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母体及自身均有关系,加强孕妇产前检查,预防新生儿感染,积极处理新生儿并发症,以此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处理对策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儿科常见疾病,是新生儿常见疾病,黄疸是体内胆红素增高造成巩膜、皮肤黏膜黄染[1],因各种因素均可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若只是因胆红素特点而发生生理性黄疸,不会对小儿造成影响,无需采取特殊处理。病理性黄疸是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胆红素脑病,导致患儿致残,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必须要明确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对策,保证新生儿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7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与《实用新生儿学》[2]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相符;男性48例,女性27例;日龄1-25d;早产儿44例,足月儿28例,过期产儿3例;轻度黄疸36例,中度黄疸26例,重度黄疸13例。

  1.2 检测项目

  所有患儿均予以红素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完成血常规+血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抗体测定、肝功能、肝炎病毒检测、血培养+药敏、甲状腺功能测定、肝胆及门脉系统B超及肝脏CT等检查。

  1.3 临床分析

  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施血生化、血气分析、酸中毒、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肝胆疾病、红细胞增多症等,并分析围产资料,如胎次、孕周、生产方式、羊水污染、喂养方式、脐带绕颈、缺氧、母体是否合并疾病等。

  1.4 治疗方法

  7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均纠正酸碱度紊乱,补碱纠正酸中毒,适当补液,予以抗生素防感染,平衡水电解质,予以支持性营养。患儿主要采取双面蓝光照射,早产患儿或病情危重患儿采取单面蓝光照射,并采取针对性治疗;若患儿为母乳性黄疸,需停止母乳喂养3-6d。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主要有感染、围产、溶血病、母乳性黄疸、颅内出血等因素,感染性因素20例,占26.7%;包括新生儿脐炎、败血症、新生儿脓包症、新生儿腹泻、新生儿梅毒、巨细胞病毒;溶血病18例,占24%,包括ABO血型不合,G-6PD酶缺陷;围产因素20例,占26.7%,新生儿窒息或宫内窒息,难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宫缩剂使用。母乳性黄疸10例,占13.3%,包括早发型、迟发型;颅内出血2例,占2.7%。5例不明原因,占6.7%。

  2.2 治疗效果

  7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治愈54例,好转19例,未愈2例。未愈患儿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肝功能ALT及胆汁酸明显升高。2例患儿经相应处理,均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病理性黄疸由于地域不同而缺乏金标准,以往感染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因素,随着感染性疾病控制效果日渐提高,使感染因素逐渐降低,而围产因素、感染因素成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包括母乳性黄疸、溶血病、颅内出血等因素。因此针对病理性黄疸病因,需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3.1 加强孕妇产前检查

  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因素如围产因素、感染因素等,因此必须要重视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孕妇应定期产前检查,给予充足营养,以免感染。积极预防处理孕期疾病,排除母体、胎儿围产因素,采取积极的遗传病筛查。密切监测高危妊娠及分娩,积极喂养母乳,积极有效处理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缩宫素使用时,严格掌握指征,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发生医源性感染[3]。尽量减少能够引起黄疸药物,如维生素K3、新霉素等,如孕妇为RH阴性,需早期干预,胎儿分娩后采取积极处理措施,以免发生胆红素脑病。

  3.2 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医护人员应密切注意患儿的吃奶情况、精神状态、黄疸颜色等,根据病情出现时间、伴随症状、大便颜色、尿液颜色等,以此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感染因素导致患儿,因选择敏感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胆道闭锁患儿,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

  3.3 大力普及母乳健康喂养

  现今母乳性黄疸尚无明确方法,只采用排他法予以治疗。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需加强母乳喂养,合理使用益生源制剂促进大便排出,无需蓝光照射。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应停止母乳喂养3d,症状轻微患儿黄疸可消失1/2;若病因尚未明确,可在胆红素符合照光标准,采取积极治疗。

  总而言之,应将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重视围产期保健,预防、改善导致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因素。重点监护高危人群,预防感染,早期预防性治疗病理性黄疸,以免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

  [1]郭雪松,米延,张剑白.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1例临床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3):82-83.

  [2]游春萍.新生儿病理黄疸928例病因及治疗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2):39-41.

  [3]张攀,曹敏辉.10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及处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84-85.

  王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