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改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2周内出现心绞痛次数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方式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一定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可有效减缓心绞痛发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舒适护理;冠心病;生活质量评分;心绞痛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管腔阻塞或狭窄,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脏病,多发于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病死率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冠心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即为心绞痛,发作时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必不可少。除此之外,有效护理方式对患者愈后及生活质量也有较大影响,本文就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影响进行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已剔除肝肾等脏器严重受损者及存在精神系统疾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介于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3±4.9)岁;病程介于2~13年之间,平均(6.4±1.3)年。采用随机数字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经统计,上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进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有效体位护理、床铺清洁、保证环境清洁等,依据冠心病的常规护理流程进行。

  观察组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舒适心理护理、舒适饮食调节与康复训练: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经常通过图片、视频、宣传册、通俗语言等向患者普及冠心病的治疗及用药知识,同时组织讲座、有奖竞答、网上论坛等多样化的方式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诱因、治疗手段、预防措施等更加了解,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2)舒适心理护理:冠心病起病急、疗程长而且不易治愈,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而且疾病本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很可能引发患者的恐惧、焦虑、烦躁、担忧等不良心理,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不利,因此护理人员会针对性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疏导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信心和治疗积极性。

  (3)舒适饮食调节与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应选择营养丰富、色泽鲜艳的食物进行搭配,同时引导患者多食绿色蔬果、多饮水,帮助病情恢复。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制定一些针对性的锻炼计划,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循序渐进,提高患者身体素质,有利于防止疾病复发。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确定的评价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理功能、饮食控制、合理用药)改善情况及2周内出现心绞痛次数情况。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包分析,计量数据采用检验;计数数据均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社会功能(82.1±7.3)分、生理功能(82.3±7.2)分、饮食控制(75.1±7.3)分、合理用药(76.4±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68.2±6.3)分、生理功能(73.2±8.2)分、饮食控制(58.2±8.3)分、合理用药(68.3±7.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周内出现心绞痛的次数

  观察组患者2周内出现心绞痛的次数(1.8±0.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3.3±0.7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堵塞、狭窄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具有病死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3]。舒适护理从患者角度出发,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调节与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改善患者的整体舒适度,增加患者对疾病认知,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次,提示,舒适护理方式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一定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可有效减缓心绞痛发作。

  参考文献

  [1]杨兰枝,杨利军.整体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7):1901-1902.

  [2]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2010,20(4):254-255.

  [3]夏冰.舒适护理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的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0):2509-2511.

  姜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