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采用和胃降逆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6例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7%和84.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采用和胃降逆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降逆汤;西药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是近几年来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典型特征主要在于食管糜烂或溃疡[1],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消化系统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选取76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任意选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上消化道钡餐X线和内镜检查确诊。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43.9±6.6)岁,病程(14.7±1.5)个月,观察组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44.1±6.3)岁,病程(14.8±1.7)个月。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以及存在手术史者和药物过敏史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口服20mg奥美拉唑肠溶片(2次/d)+10mg多潘立酮片(3次/d,饭前服用)。观察组采用和胃降逆汤治疗:中药处方为:煅瓦楞30g、蒲公英30g、白芍18g、乌贼骨15g、旋复花12g、枳实12g、柴胡12g、半夏9g、黄连9g、黄芩6g和吴茱萸3g,甘草6g,其中旋复花需包煎。若同时伴有情绪焦躁、烦躁者可于处方基础上加用合欢皮(30g)和郁金(15g)治疗,挟饮食积滞者可加鸡内金、神曲、炒山楂、炒麦芽,挟脾胃气虚者加党参、炒白术。将多种中药材先用凉水浸泡(40min),之后用水煎煮(20-30min),取汁400mL,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后患者进行6个月时间的随访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
制定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内镜检查病变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可正常生活;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经内镜检查病变改善≥Ⅱ级,不影响正常生活;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经内镜检查病变未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整理本次研究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中显效2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中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复发率
经治疗后随访记录发现,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复发,复发率为2.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6例复发,复发率为15.8%。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里的“吐酸”、“胃脘痛”范畴,中医学认为患者病位在于食道、脾胃和肝,其基本病机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其发病机制在于或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腑以通为用”、“胃以降为和”,今胃失和降,其气不降反升,挟胃液、饮食物上逆,进而搏结于食管,损伤食道,而出现饮食吞咽梗阻、胸痛、反酸和烧心等症。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治疗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分型行辨证治疗,当前环境下各大医疗机构中应用较多的中医疗法为和胃降逆,和胃降逆汤是在古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现代方剂,方中包括煅瓦楞、蒲公英、白芍、乌贼骨、旋复花、枳实、柴胡、半夏、黄连、黄芩和吴茱萸等多种中药材,其中煅瓦楞可敛酸和胃,蒲公英可清热解毒,白芍可柔肝止痛,乌贼骨可制酸止痛,旋复花可清痰导饮,枳实可破气消积,柴胡可疏肝解郁,半夏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黄连可泻火解毒,黄芩可清热燥湿,吴茱萸可降逆止呕,其中柴胡、枳实、白芍、甘草为四逆散方,具有透邪解郁、疏肝和胃之功,黄连、吴茱萸为左金丸方,具有清泄肝火、和胃降逆之效,诸药合用,具有抑酸、止痛、疏肝和胃以及降逆等功效,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我院选取76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7%,复发率为2.6%,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采用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和病变情况均改善明显,且治疗后患者复发情况较少,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于忠军.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12):108-108.
[2]莫璐丽.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7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06):834-836.
韩华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