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着重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课程标准中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反思我们科学活动,都恰恰忽视这一点,我们经常带着任务去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却很少考虑孩子们在生活中哪些方面要运用到这些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没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其实科学本身就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学。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走进生活,接触到科学,感受生活中科学的存在,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一、走出课堂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我们让学生观察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让学生观察的物品也是非常有限的,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却是无限的,他们对周围的生活充满着好奇心,我们只要善加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例如在教授《云的类型》这一课时,当天由于天气原因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观测到卷云,所以我让学生课后观察,过了几天,一个学生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我,老师现在天上有卷云,你快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让课堂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把他们引进大自然,引入了生活中,使他们真正经历了一个认识自然事物,探究自然现象的过程。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把“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定为总目标之一。由此可见,科学教育应重视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基于这一认识,在设计活动时,注重遵循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力求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使他们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有进一步的领悟和了解。如四年级《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中,我给学生抛出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既考查了学生各种能力,又渗透了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课后我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白糖它的溶解能力是否和食盐一样呢?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再次经历探究的过程。
三、让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动手,拓宽认知的视野
在六年级《工具和机械》的单元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不同的工具撬出木条中的螺丝钉,学生在解答这样的问题时,既动手又动脑,将书本知识与实际事物相结合,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运用。同时,激发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养成了解常见事物特征的习惯。学生解答后,还能领悟到对于身边事物应该怎样了解和认识。
四、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适当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向课堂以外。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想办法探究解决。例如,在学习了《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知道液体间有些能溶解,有些不能溶解后,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其他液体能否在水中溶解。
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让科学课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并能把所学用于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科学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学生将会愉快的学习,欣然的接受。
黄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临江一小31122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