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培养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抽象,文章,阅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8 07:44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句段,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的知识。一句话,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自能阅读的本领。
什么是阅读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和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智能和情感,并能灵活运用。这样的创造性阅读可以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要在教学中落实创造性阅读,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什么是阅读教学呢?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它以感知为基础,进行分析、思考、理解、欣赏、评判、想象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完整的逻辑思维和实践活动过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以为应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民主有利于学生创新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的精神振奋,不良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本位的思想,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创造条件,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创新,教师不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更不能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老师的思维轨道。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向学生提出了语文课的“三欢迎”,即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对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三允许”,即允许说错讲错,允许改正错误,允许保留意见。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创新师生关系的范例,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创设了有利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真正把创新的热情激发起来。
其次,教师要更新观念,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要爱护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热情,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允许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争辩,允许学生自由表达,甚至允许学生出错,而且从“知识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并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使课堂呈现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对他们的创新成果,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扶持,大力鼓励他们。
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学好语文?“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要在语文课堂上,一定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独立地思考,要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说,不受约束地发言,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点燃创新的热情,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仅无碍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以前的教学满足于学生“依葫芦画瓢”、记正确答案的做法,实际上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阻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路上这是要尽力、尽快摈除的。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
1.指导学生展开想像,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汉语言文字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形象性。人们运用汉语言文字阐述观点,发表看法,抒发情感,交流信息等,往往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完成的。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感情的体会,也必须通过形象思维来完成。另一方面,学生要在说话和作文中表情达意,必须表现相应的形象。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某一关节点作为启发想像的发散点,让学生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像的翅膀,再现当时情境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如在《狼和小羊》一课总结处,设计这样一个表演环节:请二位同学上台,戴上狼和小羊的头饰,表演出整篇课文的内容,最后在狼扑向小羊的一瞬间,小羊应该怎样做才能幸免于难,请学生任意发挥想象,在可能实现的基础上尽情表演,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总结出对狼这样的坏人不能光讲道理,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反抗,才能获胜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同时既融语言内化、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于一炉,使学生创新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指导学生把看法表述得清楚、完整、准确。创造性阅读以学生发表意见为主,如果教师忽略对学生的表述进行指导,学生是很难发现自己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的,长久下去,学生的表达能力就有退步的危险,这样岂不是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时引导学生纠正错误,使语言表达像充满创新性的见解一样吸引人。例如续编故事老师要引导完善孩子语言,要想使学生能正确表述问题,教师必须指导得当。一旦发现学生表述错误时要及时引导他们进行纠正。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不仅敢于发表看法,而且能表述得清楚、完整、准确,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的吸收课本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所以,在学习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1.把理解语言文字跟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把理解语言文字跟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既是语言训练的规律,也是思维训练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理解了词、句、段的字面意思之后,教师应注意适时地启发学生想象出具体的词、句、段所反映的具体事物的画面。从而,一方面把理解语言文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受;另一方面,具体地训练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这既是理解语言文字与发展思维同步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阅读能力形成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
2.结合段的训练,发展思维能力
段是句的发展,是文章语言文字较大的意义单位。通过段的有关内容的训练,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等,这是显而易见的。需特别提出的是,在段的训练中,应注意把学生的思维状态,从具体的形象思维状态,逐步地提高到抽象的思维状态。这既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基本规律。在段的教学中,从发展思维能力的角度说,还应特别注意过渡段的教学,教师应把握住时机,因势利导地把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发展思维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过渡段教材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殊作用。
总之,语文课应当成为学生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阅读,离不开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内、课外相互配合,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信息世界,让童心、童言、童趣充满课堂,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得到提高。
何俊(贵州省长顺县摆所镇下坝小学5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