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2011~2013年新报告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毕节市近年来艾滋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和干预措施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现住址下载毕节市2011~2013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分别为318例、390例、500例,共计1208例,农村占66.56%,职业农民占42.72%,25~49岁年龄组占67.38%,男女比例为1.35:1,性传播占89.32%。结论:近年来毕节市艾滋病流行呈增长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下一步应切实落实艾滋病各项防控措施,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蔓延。

  【关键词】HIV/AIDS;流行状况;分析

  毕节市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到目前出现了一些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的改变,为了更好地了解毕节市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特征,并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现对毕节市2010-2013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新报告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资料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以现住址报告的毕节市HIV/AIDS病例。

  1.2 方法

  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11~2013年共计报告HIV/AIDS1208例。2011年报告HIV/AIDS318例,其中AIDS43例,死亡82例;2012年报告HIV/AIDS390例,其中AIDS86例,死亡115例;2013年报告HIV/AIDS500例,其中AIDS89例,死亡155例。

  2.2 地区分布

  2.2.1 城乡分布

  报告的HIV/AIDS病例城市占16.47%,农村占66.56%,不详占16.97%。

  2.2.2 人口流动情况

  报告的HIV/AIDS常驻人口占93.29%,流动人口占6.71%。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

  报告的1208例HIV/AIDS病例中,男性占57.53%,女性占42.47%。

  2.3.2 年龄

  报告的1208例HIV/AIDS病例中,14岁以下的18例,15-24岁150例,25-49岁814例,50岁以上的226例。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为新生儿。

  2.3.3 民族

  汉族为占91.14%,少数民族占8.86%。

  2.4 传播途径

  报告的1208例HIV/AIDS病例中,注射毒品传播占8.77%,异性传播占86.67%,同性传播占2.65%,母婴传播占1.49%,其他占0.41%。

  2.5 职业分布

  报告的1208例HIV/AIDS病例中,家务、家政及待业占30.88%,农民占42.72%,工人占3.64%,民工占3.56%,学生占1.08%,服务业占3.97%,其他占14.16%。

  2.6 病例报告样本来源

  报告的1208例HIV/AIDS病例中,术前检测占10.68%,性病门诊占2.24%,其他就诊者检测占38%,孕产期检测占3.48%,VCT占20.28%,阳性者配偶检测占6.54%,无偿献血员占2.24%,羁押人员占6.79%,其他占9.77%。

  3 讨论

  3.1 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遏制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

  毕节市2011~2013年HIV/AIDS病例报告数呈上升趋势,2013年较2011年增长了57.23%,原因可能是:一是工作力度加大,扩大了监测检测面,发现报告的病例数也就增加了,二是疫情加重,三是主动咨询并检测的人数增多,因此,发现的病例大幅度增加。我市病例报告数增长较快,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今后,要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遏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流行[1]。

  3.2 报告病例集中在青壮年

  25-49岁年龄组占67.38%,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2],男性稍多于女性,性别比接近。

  3.3 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已向一般人群传播

  毕节市的艾滋病流行,开始是以共用针具吸毒传播为主,到现在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89.32%。艾滋病已经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要加强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抵御艾滋病的能力。

  3.4 报告的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应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防保网防治艾滋病的作用

  报告的HIV/AIDS病例农村占66.56%,人群分布大部分职业为农民,占42.72%。

  3.5 着重加强对HIV/AIDS的随访服务工作,减少二代传播

  尽早对阳性者配偶或性伴进行干预服务,降低感染HIV风险。

  3.6 重视对“窗口期”血液制品传染HIV风险的控制

  在献血员中筛查出HIV,就存在使用“窗口期”HIV血液制品的可能,因此,要加强对采供血各个环节的管理。

  综上所述,毕节市的艾滋病流行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防治工作重点应着重加强对大众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农村及流动人口的工作,同时对重点人群工作方面也不能放松,进一步全面落实各项防治艾滋病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1-5

  [2]汪宁.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J].传染病信息,2007,20(6):325-326.

  李怀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