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基因工程药物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药物,干扰素,白介素
  • 发布时间:2014-08-30 12:51

  【摘 要】基因工程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有的已成为具有良好作用的常规药物。本文就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应用、现状和发展前途等进行简单的介绍,随着基因工程药物的不断研发应用,在临床治疗中会日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成就。

  【关键词】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药物;干扰素;白介素

  基因工程制药开创了制药工业的新纪元,基因工程新药物、诊断试剂和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的问世,不仅改变制药工业的产品结构,而且使疾病治疗更有效。

  1 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是根据人们的愿望设计的基因,在体外剪切组合,并和载体DNA连接,然后将载体导入靶细胞(微生物、哺乳动物细胞或人体组织靶细胞),使目的基因在靶细胞中得到表达,再将表达的目的蛋白质纯化及做成制剂,从而成为蛋白类药物或疫苗[1]。基因工程药物的本质是蛋白质,若目的基因直接在人体组织靶细胞表达,就称为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优点在于: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物质和多肽;挖掘更多的生理活性物质和多肽;改造内源生理活性物质;可获得新型化合物,扩大药物筛选[2]。

  2 部分基因工程药物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最成功的是用于生物治疗的新型药物的研制,已有近50种基因工程药物投入市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生物技术用于疾病的预防和疑难病症的治疗已经成为现实。基因工程药物主要为以下几个系列[3]:

  干扰素系列(IFN)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可分为IFN-α、IFN-β、IFN-γ3种干扰素。干扰素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4]: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三个方面。

  白介素系列:白细胞介素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家族,现在得到承认的成员已达15个;它们在免疫细胞的成熟、活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它们还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反应。

  集落刺激因子类药物(CSF):根据作用对象,可分为粒细胞-CSF,巨噬细胞-CSF及多集落刺激因子。

  3 中国基因工程药物的现状

  基因工程制药有便于大规模生产、利润高、生产工艺简单、人力投入少、无污染、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在医药市场的比例也将会日益提升。基因药物同时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5]。

  1989年重组人干扰素α1b获批准标志着我国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实现了零突破。我国已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有:重组人干扰素α1b、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治疗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α2a和α2b干扰素、治疗类风湿的γ-干扰素、用于癌症辅助治疗的白细胞介素-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溶栓药物链激酶(SK)以及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等。

  目前,真正以生物工程制药作为主营业务的医药领域极少,只有天坛生物、金花股份、复星实业、海王生物等几家,其余大部分公司以传统医药生产为主。这些公司中不少是通过兼并重组迈向生物制药领域的。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和经济开发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

  4 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研制开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落后,项目重复建设,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等严重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科研机构开发新药的能力。目前国内基因工程药物大多数是仿制而来,盲目的单一药品多家重复生产将有可能导致恶性竞争,致使中国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公司总销售额很低。

  5 中国基因工程制药行业发展趋势

  基因工程制药是本世纪增长最快的行业,因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基因工程药物将占更大的比重。结合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目前市场上基因工程药物的种类分布,中国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方向大致如下:

  1)开发针对肿瘤、心血管系统、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基因工程药物。

  2)重点开发乙肝基因疫苗与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

  3)开发抗肿瘤靶向药物,提高肿瘤药物的导向性。

  4)研发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降低免疫排斥。

  5)研发血液替代品,减少病原体污染。

  6)重视中国基因工程药物的下游技术,特别是一些大规模生产技术、表达体系及工程细胞系的构建。

  个人认为,基因工程制药的发展尚需业内各方共同努力,具体如下:

  (1)产、学、研相结合,以医药科研单位为核心,高等医药院校和药品生产企业共同参与研发。

  (2)重点扶持优势品种和创新突破品种。

  (3)增加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投入。

  (4)提高生物制品的检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拥军.基因工程药物及其产业化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3(03):185.

  [2]李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基因工程药物研究进展.

  [3]丁锡申.基因工程药物在国内的开发情况[J].生物工程进展,1995,15(4):46-47.

  [4]马飞.干扰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12):37.

  [5]戎志梅.现代生物制药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J].化工科技市场,2002.25(11):7-8.

  陈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