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学术兴趣的培养

  • 来源:中文信息
  • 关键字:小学,信息技术,兴趣
  • 发布时间:2014-12-11 09:15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以及激发,对于学生学习、掌握、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完成目标的同时体验到愉悦的成就感。本文主要阐述小学信息技术学术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兴趣 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以及激发,对于学生学习、掌握、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突破既定的重难点,又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对于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来说,兴趣的培养是第一位的。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学生有了这样的心理倾向之后,它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从内心产生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源动力,完成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完成目标的同时体验到愉悦的成就感。以下是我都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到的几点:

  一、熟悉基本操作,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关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兴趣从哪儿来,如何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小学生想学习计算机最主要的原因是好玩,而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学生来说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在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课堂,使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入了游戏,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熟悉基本操作的手段。

  例如,小学生刚学习电脑,对鼠标的基本操作非常陌生,特别是鼠标的双击和拖动更是难以掌握,而且练习鼠标的操作是相当枯燥的,让学生直接练习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鼠标各种基本操作时,我就让他们玩“扫雷”游戏来练习鼠标的单击、右击和双击;又让他们通过“纸牌”游戏来掌握鼠标的拖动。通过游戏,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对电脑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又熟练地运用了键盘和鼠标。

  二、注重因材施教,建造兴趣点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信息技术,对这些初涉信息技术课的学生,要用慢步子、勤练习、多回顾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耐心,多给学生成功的表现机会,对一些接受慢的学生则给予更多地指导,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充满信心。信息技术课一星期一节,课程紧,我这里讲的回顾并不是指拿出几节课来上复习课,而是在平时讲一个知识点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多试几遍,从一次一次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点。

  以上是对三、四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可以走的教学路线,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随着自学能力的增强,则应多采用详略结合、突出重点与自我探索、力求创新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可以采用语文课时的那种启发式教学法,讲到一个知识点,教师只讲精炼部分,至于一些细节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在探索的过程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在我们信息技术课中一览无余,好的学生自己会去摸索,虽然有的时候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答案,但把“电脑”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兴趣,形成新的求知欲。

  小学生阶段的儿童,总是按照物体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上要注意变抽象为具体,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可以在开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而且小学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是操作性强,因此我们可以在讲授新知识时必须给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去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熟悉各个软件窗口的操作,通过商讨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刚才操作的步骤和出现的现象,形成了“协作操作、会话商讨”这一教学模式。

  三、开展竞赛活动,强化兴趣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都有较强的荣誉感。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能开发智力,培养儿童的敏感性。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成绩优秀的可以得到奖励,他们的兴奋劲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的进行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添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在键盘操作练习时,进行键盘录入的比赛;在画图教学时,评选最佳小画家等。

  四、注重课程整合,发散兴趣

  1.与知识性课程的整合。网络无疑是一个提供知识的宝库,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哪个学科,我们信息技术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其良好的整合在一起,例如,用文字处理软件(信息技术)写一篇日记、作文(语文);三年级英语下册中最后一课让学生制作一张纸质键盘等,教学不再仅仅是纯知识教学,而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信息时代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上,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样,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2.与艺术性课程的整合。电脑绘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现行美术课也有电脑绘画的内容,这本身就是信息技术与美术整合的最好例证。另外在Internet进行美术欣赏,教师事先搜集一些资源,通过学生自由欣赏,讲出自己的理解,这比教师讲解效果要好。信息技术与音乐的整合表现在认识乐谱上,通过MIDI软件,教师或学生将谱子输入电脑,播放过程中多媒体电脑一边播放乐谱,一边显示弹奏.而且可以方便改变乐器、音调,陶冶学生情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作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协作的内在感染力,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匹敌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把它放到首位来抓,并注意在教学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能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轻松的、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这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会长久不衰,持之以恒。

  张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