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帕”析——试析王科举创造

  • 来源:中文信息
  • 关键字:县级党校,行政管理,基本原则
  • 发布时间:2014-12-11 13:45

  关键词:县级党校 行政管理 基本原则

  《罗帕记》是黄梅戏经典代表剧目,“逼帕”是该剧“戏胆”,“逼”才是该折戏的核心“桥段”。性格决定命运,因而才有王科举复杂多变的“逼帕戏”。鲜活的王科举一角情感丰富,内心复杂,有血有肉,值得剖析。

  析1:逼中疑

  一段开幕曲中,陈赛金于台上思夫片语;王科举在一曲急促的弦律中急步上场、进门、审视爱妻。传统演出此时的上场,用的是一套全“水底鱼”锣鼓,以配合表现王科举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急于见妻以确认疑虑的心境。根据现代观众审美情趣的发展,其观赏趋势多喜管弦音乐取代喧嚣的打击乐。因而,这里采取的是管弦音乐伴奏上场。

  第一个“逼中疑”产生了。当王科举上场进门看到妻子时,一个“半推磨”的舞台调度,很快将丈夫对妻子的将信将疑表现得入木三分。这时丈夫对妻子的猜疑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动态的逼视,一种咄咄逼人又含而渐露的审视。一个半圈的逼视,丈夫从怒火冲冲冷却到欲吼又止。这时,一个“单滑袖”身段,以示王科举从逼中疑到疑中静。其潜台词是:不要急,不要急,等见到罗帕宝再说。这种理解和表现,很符合王科举人物的性格和思维。着摩透了人物,表现的才惟妙惟肖。

  析2:逼中痛

  第一个逼中疑,是为了确认上面绣有九龙九凤的瑰丽珍宝红罗帕还在不在宝盒之内。因此,逼中疑的焦点自然要落到“逼盒”戏上。妻子不知实情,以为宝在盒内,而仍将情感倾注在恩爱夫妻上,这更加重了丈夫对她的疑惑,因而三番二次逼妻子开盒。这时,一个“反全推磨”的调度处理,这整整一圈的逼,使得妻子从不知所措到情急茫然地开锁开盒。在这时,一个“静场”处理——“空盒”!随之配以鼓点子的旋律音乐陡起,接合唱以突出表现二人的心理活动……

  二人同看盒,“打碎二颗心”。这一刻最痛苦的当是新婚燕尔不久,又如胶似漆的爱夫王科举。当发现无价的传世之宝红罗帕不在宝盒内,这已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这时的丈夫“真相大白”,是痛心疾首,逼视爱妻良久又无可奈何。是逼,是羞,是气,是痛!恐怕此时的丈夫在“人证物证”之后,一切都“水落石出”,既有如释重负之感,更有无地自容之态;自己“逼盒”所解开的疑团,竟是现实无奈的羞辱,怎不令人痛心,又怎不令人忍无可忍……这都是“逼盒”带来的痛楚。所谓“逼之痛”。为此,当开盒一刹那,一组无声的肢体语言,以表现丈夫的震惊、无奈和痛心:猛抬头、指爱妻、颤退步、手蒙面、仰首泣血、背指爱妻、颤抖。当妻子一再解释时,“我”也一再背掌摇手,突然一个猛回头,就像一头将要咆哮的凶猛之狮,睁狞着一对血淋淋的红丝眼……到此时,“我”才咬牙切齿地开口讥刺,并再一次地逼扑妻子。

  析3:逼中恨

  《逼帕》的女核心唱段是陈赛金的“三劝”。“三劝”的反作用,是进一步突出王科举的内心矛盾和言行冲突,进一步引出了男腔的核心唱段“我看她泪如泉涌心不忍”……

  痛定思“礼”(封建礼教),丈夫决定逼妻出门。妻子的一劝、二劝到三劝,并没有换回丈夫悲悯怜爱之心,反而更加重了丈夫对妻子的嘲弄和愤恨。妻子一层层的规劝,丈夫却是一级级的很逼恨逼,从颐使气指逼妻闭口,到逼使爱妻哭跪膝下……从劝夫到反逼,此时丈夫的恨已至刻骨铭心。这段“三劝三逼”的戏“核”,处理在唯一设置的道具舞台支点上及其周围。这一固定支点的一桌二椅八字斜布在舞台的“8位”,即舞台中点的右面(下场门方向)。从台中到内椅,从桌前到桌后,从外椅到台中;从妻子的“三跟劝”,到丈夫的“三反逼”,整个逼中之恨的王科举,其步步紧逼的辱恨之情彰显殆尽。

  析4:逼中怜

  在逼中狠的矛盾过程中,有一段从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内心迂回。这也许就是在逼恨之极中丈夫对爱妻的怜惜,一种人性的自然回归。

  正如王科举的一句唱词:恨也深来爱也深!这很符合“这一个”丈夫的性格。当妻子跪在丈夫面前哭诉:借你柴屋一角,等我将怀中之子生下来再赶我出门吧。此时的丈夫也是在无声饮泣,便唱了“恨也深来爱也深”的经典唱段。这是丈夫逼恨之后的一次情感回溯,很有戏剧性,观赏性极强。这就是戏、看点、桥段,好戏。每演此处,每每不仅真情流露,潜然泪下,且借助一系列水袖身段,将人物的内心世界演译无遗。这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唯美”特质。

  逼恨之中的怜爱,不能在开始听到妻子哭诉时相拥爱妻,只用了一个单臂向外大环绕伸出手去又缓缓收回的肢体动作,充分表现了这个角色对爱妻的欲怜又止,欲爱又恨的心里活动。所以,王科举还是怜定思“礼”,在他的唱腔中自问道:怎忘了高门大户是举子?怎能够抛却礼仪念私情!因此,丈夫对妻子的行动语言是从抚摸拭泪到推妻在地。此时是“推”,而不是“打”,以表示丈夫还是游离于爱与恨、逼与怜之间。该段落很有血肉,很有人性,很有意味,很有“戏”。

  析5:逼中狠

  怜定思旧礼,心中燃羞愤。最终,丈夫还是一“推”了事,数落、教训,逼得妻子无地自容,含着冤恨逃出新婚不到一年的家门。此时的逼中之狠是狠到了及至。

  当妻子被逼出家门,此时的音乐处理不是沿用传统锣鼓而是一段管弦。丈夫随着这段急促的音乐“圆场”跟上,目视被自己赶走的妻子,直到音乐结束。此时的“我”用了一个“静场”。静场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转换”。丈夫逼狠之极,还是要狠定自忖,这符合王科举多愁善感,疑虑重重的人物性格。因此,便又回到了丈夫“好疑”的原点上来。这便有了下面的“圆圆的句号”。

  析6:逼中疑

  逼走了爱妻,此时曾经温暖的屋子空空如也,这时一个静场处理,恰到好处。丈夫原地静转一圈,突然发现桌上的空宝盒;他抱起空盒,疑窦顿生。如果说人能急中生智,而这时的丈夫便是逼后生疑。

  丈夫内心独自(台词):

  “——哎呀慢来!我只听信了他人一面之词,倘若罗帕真是那姜雄所盗,岂不冤煞我妻……[猛抬头]哎——这罗帕不在,定有奸情。赛金,贱……唉,妻——呀!”

  [音乐起。造型(亮相)。幕落。剧终]

  简析《逼帕》,从疑至疑,既符合“这一个”人物性格,又较为“圆满”地演绎了这一折小戏。

  新《逼帕》的立于舞台源于对当下中国式婚姻的反思。观演间如能产生剧场效应,便是真正建立了一个戏剧关系。《逼帕》创作从整改、导演到主演,就是想在传统(经典)戏的现代性上做点探试,以戏出“戏”,以“戏”感人,以“戏”动人。

  作者简介:国家一级演员,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黄梅戏专业带头人,黄梅戏首个艺术硕士,中国戏剧家会员。

  韦京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