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少数民族数学教学质量的教法学法探究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少数民族,数学,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9-24 13:27

  【摘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但许多学生感觉难学。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少数民族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提高质量 教法学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8-0004-02

  一、数学的重要性

  在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地方和学校,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家长和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以成绩论“英雄”,也就忽视或削弱了对教师在新课改理念方面的培训,使在新课程条件下的少数民族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存在着不应有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此时反思并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评价体系,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本人对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殛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作了积极尝试,初步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二、现状

  然而纵观现实却容不得我们乐观,我们在上课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内容都讲了好几遍了,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部份是来自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初中教育的对象是所有的小学毕业生,他们当中的差异较大,很多同学的数学基础较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等。到了初中,由于科目的突然增多,这些学生慢慢就跟不上步伐,从而产生害怕、讨厌数学的心理。因此每次段期考时数学成绩与其他科目相比较,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三、方法和措施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这是大家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我对此也作了一些探讨,逐渐摸索出一些较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来自农村的学生,见识较少,所学知识基本来自书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很多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样教育儿女,认为:学那么多干什么,会算数不被别人骗就行了。鉴于此,我们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对此,我是用身边实际的例子来告诉学生学习知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还给他们讲与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来自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树立“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了解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由于数学知识的连贯性较强,基础不好的话就很难学好后面的。因此我每接一届新生,开学初我就进行一次数学摸底考试,了解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别差异,之后在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了。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多数农村的中学生不喜欢学数学,感觉难,没有兴趣。为此我采取多种方法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与互动,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因此,在教学中,我关心每一个学生,尽量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学生对老师有了好感,有较强的信任感,也就会对该老师所上的科目有了兴趣,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为学好本科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不闻不问,甚至经常责骂学生,打击他们,就会使学生对老师有成见,也就没有上好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了,要学好这门功课就难了。

  2.化枯燥为趣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得生动有趣。如上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时,我就用扑克来代替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为一组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的教法使同学们的兴趣很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就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

  3.利用初中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教法学法的兴趣。中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可大胆设计能让学生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上乘方这节内容时,刚好当时湖南电视台搞了一节目:粘连了一张如同一篮球场大的白纸,然后对折,结果折到三十多次就没法再折了,然后测量出高度,再推测:如果有一张足够大的纸,能折到一百一十多次,那么此时的高度将超过珠穆朗玛峰。同学们听了之后,很多人不相信,感觉很好奇,纷纷在议论着。由此我就引入了课题,大家对乘方的学习自然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起来得心应手,效果显著。

  (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但大部份学生没有这种意识。因此我们老师就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也就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到自己不懂的地方的目的。并且要在不懂的地方打上记号。这样听起课来就有目的了,那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了。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才能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时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其次,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老师都会强化调某些问题即为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忆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很多学生以为数学不用作笔记,要彻底改变这种观念和想法。第三,在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要认真听,多提问。第四,积极回答问题,做到先思考后回答,千万别不经思考就信口开河。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的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就多想多问,及时解决,不滞留问题。

  3.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受益无穷,从而达到变“学会”为“会学”,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在初中阶段,比较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以及分类等。

  (五)了解学生的情况,创设适合的实际背景

  在教学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掌握,原因可能就是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地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背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新课程实施强调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经验,强调教学要反映社会科技经济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的已有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学就越有效。所以我尽量简化书本知识,下最深的功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实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直来,学生就会感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学习就可能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了。

  (六)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教”提高到“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根据内容的需要可采用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总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教学条件较差,教师和学生素质与发达地区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数学教学开展起来相对困难,但只要教师积极应对,勇于创新,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起来,那么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学水平就一定能获得进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还要注意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特点,加大实践力度,把对策集中到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上,继续进行探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林福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